1 / 3
文档名称:

破阵子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破阵子说课稿.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5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破阵子说课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说教材:
这首词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当中的第五首。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复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情怀但是却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构思层层递进。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结构奇特巧妙。这首词打破了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格式,梦境追忆,豪迈激昂,现实无奈,沉痛悲愤,中间八句一气呵成,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特风格。
依据新课标要求,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这首词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理解内容,体味意境。
,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其中目标2和目标3是教学难点。
二、说学生:
初三学生有一定的古诗文知识储备,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这些对这首词的学习有很大的益处。
三、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这首词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拟采用诵读法、学案导学法和多媒体辅导教学,诵读贯穿整节课,多形式多层次诵读,以此为突破和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用一课时。
导语:我们刚刚学过宋词中婉约派李易安的《武陵春》,体味了那不堪其重的“愁情”,而宋代还有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词,他们拓展了宋词的题材范围,格调更为苍凉豪迈,慷慨激昂。今天我们学习的辛弃疾的《破阵子》,就是一首这样主题悲壮诗篇。板书课题。
(一)诵读——理解内容
1、范读全词。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停顿,揣摩作者的情感。
2、自由朗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要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停顿,读出情感。并参照课下注释,疏通全词大意,勾画出喜欢的语句,不能解释的词语,小组交流。
3、了解背景。依据导学案上面的“知识链接”部分的内容,掌握词牌、题目、作者相关知识。词牌破阵子,原为唐代舞曲,舞者披甲执旗,威武壮观,取破敌阵之意。副题中的陈同甫即陈亮也是一位爱国志士,坚持抗金,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两人经常相互赠和,言志抒怀。《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
这点很重要!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理解全词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予以强调。
4、疏通词意。强调这首词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词语读音和解释。学生提出刚才经过小组探究依旧不能解决的词语、句子,全班讨论解决。教师点拨词中典故和重点语句的含义。例如:八百里、五十弦、的卢,可怜白发生等。让几位学生简述大体意思。
(二)悟读——作者情怀
1、问题思考。出示幻灯片上的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问题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为何要在梦中回到连营?
——闲居在家,没机会去战场,只能在梦中回到连营。表现出诗人时刻不忘杀敌报国。
问题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句写了什么内容?
——这几句写的是将士们的军营生活场面,壮观,豪迈。将士们竟然吃“八百里駮”这样的名牛肉——只要是杀敌卫国,这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