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大学信息化建设
规划方案
目 录
1 方案背景 5
2 现状与痛点分析 6
XX大学信息化现状 6
信息化存在问题与分析 6
缺乏统一的开放支撑平台,多厂商共建造成过程风险 7
校级流程管控缺失,各处室割离建设造成流程杂乱 7
流程杂乱及数据质量监控缺失造成数据质量低下 8
需求变化响应不及时,影响应用效果 8
重处室业务管理流程,缺少师生个体视角的服务设计 9
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责任权限划分不明 9
XX大学信息化生态体系现状 10
建设过程 10
应用过程 11
维护过程 12
3 用运营的思路展开信息化建设 12
我校的信息化定位与目标 12
我校信息化重点解决方向 14
当前建设思路的行政化 14
当前建设模式的项目化 15
当前使用过程的数字化 15
当前接入方式的封闭化 16
用信息化生态体系解决问题 16
运营生态体系 16
运营生态体系带来的转变 17
生态个体价值诉求 20
4 信息化生态体系建设内容 21
整体框架 21
本期建设内容(2016年~2017年) 23
基础支撑平台 23
应用服务 38
原有业务系统集成 61
二期建设内容(2018年~2019年) 66
统一支付平台 66
人事应用服务(二期) 74
宿舍应用服务 93
离校应用服务 94
就业应用服务 96
自助打印服务 101
后期建设内容(2019年~2020年) 106
科研应用服务 106
教务应用服务 106
安心守护服务 113
运维运营服务体系 114
5 长效运营机制 121
6 风险评估与保障措施 122
执行方案风险 122
资金投入风险 122
人员保障风险 122
过程管理风险 122
7 项目实施计划 123
项目建设步骤 123
项目实施组织保障 124
项目培训和推广措施 125
8 人员培训计划 127
IT组织建设 127
部门使命 127
部门职责 127
建议 127
IT人员培养计划 128
方案背景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现代化的教育具有公平性、多样性、个性化、终身化和国际化等特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运用信息化优势,加速形成教育现代化属性的过程,是将“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可执行、可测评的具体战略举措之中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应用系统建设阶段和信息数据整合阶段。尤其在“十二五”期间,很多高校都已经在这批信息化建设浪潮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投入,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还将不断的往前推进。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很多高校开始思考未来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作为高校本身来讲,未来的建设重点又将会在哪里?是否存在具有创新性的建设思路与建设模式?
在高校展开大规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高校是一个庞杂的生态体系,高校的信息化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而高校信息化建设真正的核心,也恰恰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就是“人”。作为主体,在高校信息化的生态体系中,由不同的人组成了不同的组织单元,分别行使各自不同的职能,拥有不同的需求。这里不仅涉及到校内不同的业务主管部门、院系、班级、宿舍等,同时还包括由不同人员组成的信息化建设供应商、增值服务供应商、合作企业等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态个体。他们除了完成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自应该承担和获得的权责与价值外,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生态体系中的生态个体,他们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必将与高校信息化生态体系中的其他生态个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状与痛点分析
XX大学信息化现状
目前,XX大学经过这几年加大对信息化的建设,已经实现全校网络覆盖,安全防护能力业已达到“二级”合格标准。管理信息系统如门户网站、OA系统、招生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金龙卡、教学资源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