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九州韬略
创新/创造价值
“佳兴园6号”
特别招商策划
——亚奥商业升级新板块——
报告框架
环渤海经济圈论述
北京优势论
奥运经济分析
北京地产市场解读
亚奥板块分析
北苑区域分析
项目简介
项目投资分析
项目手续及联系方式
环渤海经济圈
——北京中心论
环渤海经济圈论述
环渤海经济圈:北京的中心论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区的结合部,范围占据整个国土面积的12%和人口的20%。2003年,该经济区域完成生产总值36065亿元、社会消费品总额12626亿元,出口总额821亿美元,%、%%。可以说,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之一,它拥有密集的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在政治、科技、人才、经济、流通等领域有突出的优势。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给它带来了机遇,“奥运经济”这一超级引擎更为它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2005年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将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重心——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这无疑将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环渤海经济圈论述
环渤海经济圈论述
自环渤海经济圈提出以来,以北京为首的京津塘环渤海圈、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和以广州为首的珠三角之间的竞争,一直是中国最热门的经济话题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挟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和率先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获得超常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深厚的商品经济历史文化积淀和浦东开发抢得新一轮先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的转移以及珠三角、长三角产业高级化调整的机遇,环渤海经济区成为我国下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热土,这既符合经济发展空间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改革整体演进的必然结果。
环渤海经济圈的腾飞已是箭在弦上
环渤海经济圈论述
环渤海经济圈的优势;
经济总量:环渤海地区地处我国心脏地带,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GDP占全板玻璃产量占全国总产的3成以上,原盐、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占全国总产的1/2以上。
经济体系:环渤海经济区经济体系完整,产业基础雄厚,人力资本密集,高新技术研发实力在全国领先,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
发展空间:环渤海5省市地域范围达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分别为8200万和4100万人,相对于珠三角及长三角而言,环渤海经济圈无疑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及发展空间。
环渤海经济圈论述
珠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
环渤海经济圈论述
伴随国内经济、社会、政治改革的深入及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环渤海经济区将作为一个整体亮相于国内外经济舞台,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第三大最具增长活力的地区。预测到2020年前后本区人口将占全国的20%左右,GDP产出将占全国的30%以上,成为带动北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依托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点”,再通过这些增长“点”向周围辐射扩散,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崛起。如长三角经济圈的上海、珠三角经济圈的广东等。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龙头,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先天优势,就已经是其他经济区所无法比拟的。
环渤海经济圈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