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讲授内容
一、引言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三、小结
•云南省地处祖国边陲,位于北纬21° 8 ′—29° 15′,东经97° 32 ′—
106 °12′之间,,南北纵跨990公里;
•东邻广西和贵州,北接四川,西北与西藏相连,西部和南部与缅甸、
老挝、越南三国毗邻,。
•云南省有8个市,8个民族自治州,分辖128个县。
一、引言
云南省基本情况
云南省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省份,自然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地域组合千差万别,垂直变化十分突出,立体特征显著。从地貌上看,盆地、河谷、丘陵、底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山中有坝,坝中有谷,组合各异。
一、引言
云南省土壤形成特点
•地势变化与纬度变化复合,造成成土过程和土壤类
型的多样性。
•山川南北走向改变了土壤分布的基本格局。
•古红色风化壳与现代风化壳交错出现,使土壤类型
及其理化性质发生“倒置”现象。
•土壤形成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
一、引言
脱硅富铝化过程
简称富铝化,、亚热带高温高湿条件下,铝硅酸盐矿物强烈分解,释放出大量的盐基,并形成游离硅酸和铁、铝氧化物。在中性风化液中,盐基和硅酸均可移动而遭到淋溶,而难移动的铁、铝氧化物则相对富集起来,甚至形成铁磐或聚铁网纹层。这种因脱硅而引起的的铁、铝相对富集的过程,称脱硅富铝化过程。
一、引言
云南土壤分布规律
•云南土壤的水平地带性,表现为从南而北的砖红壤→赤
红壤→红壤的依次更替。
•垂直地带谱是砖红壤→赤红壤→燥红土→红壤→黄壤→
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
→高山寒漠土。
•水平分布中的区域性分布:砖红壤和赤红壤带中干热河
谷的燥红土;红壤带的紫色土;岩溶地貌中的石灰(岩)
土区。
一、引言
云南土壤类型及其改良利用
一、铁铝土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一)砖红壤
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和东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口等地。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剖面一般为砖红色,~、强酸性反应。土体构型如图。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右图为砖红壤剖面)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砖红壤分类(3个亚类)
砖红壤亚类具有砖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分布于云南河口,降雨量一般比砖红壤地区高
500毫米左右。土壤黄化特征明显,B层呈黄棕色或黄色,粘粒矿物以高岭石和针铁矿为主。
分布于滇西北高山峡谷区的干暖河谷,成土母
质多为富含碳酸钙的物质。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