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文学批评第二十三章空间批评.ppt

格式:ppt   大小:1,74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学批评第二十三章空间批评.ppt

上传人:54156456 2018/10/6 文件大小:1.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批评第二十三章空间批评.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十章空间批评
08汉语言项军
主要内容
批评方法
文学作品中的景观研究
文学作品中空间的文化属性研究
文学作品中空间的身份研究
作品解读
文明的瘫痪:乔伊斯小说的空间解读
2
(1)文学中的景观研究
文学作品中的景观分为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
作品中的文学景观能揭示人们的世界观...因此重点在于能够透过景观的物质外貌,深入文化景观内部,使景观研究进入到深层的思想内涵。
3
(2)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属性研究
在景观研究中...无论是地域环境还是城市空间背后都隐藏着多重的文化意蕴,往往包含有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位综合体验。空间也因此具备了一种广泛的文化属性。
空间批评的文化属性研究注重文学作品整体作为一整个巨大的空间隐喻所折射出的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4
(3)文学作品中空间的身份研究
空间是一个文化构建的能动因素,而权力、身份、政治又是文化研究中最活跃的要素。文学作品中的空间是多种权力、政治空间的集合。
...在研究中形成了以空间景观和空间隐喻的身份和权力为重点的研究方向。空间的特征背后所代表的是这一空间景观、地域所具备的某种典型的身份特征。
5
作品解读
P425
6
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 年2月2日生于都伯林信奉天主教的家庭,1941 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很早就显露出音乐、宗教哲学及语言文学方面的才能,并开始诗歌、散文****作。他谙熟欧洲大陆作家作品,受易卜生影响尤深,并渐渐表现出对人类精神世界特殊的感悟及对家庭笃信的宗教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俗、传统的叛逆。
1902年大学毕业后,曾与当时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有所接触,不久即成为其对立面。同年,迫于经济压力及为摆脱家庭宗教和自身狭隘环境的束缚,自行流亡到欧洲大陆,先后在法国、瑞士、意大利过着流离的生活,广泛地吸取欧洲大陆和世界文化的精华。
1905年以后,携妻子儿女在意大利的里亚斯特定居,带病坚持文学创作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作家简介:
7
乔伊斯的文学生涯始于他1904年开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在出版一封信中,他明确地表述了这本书的创作原则:“我的宗旨是要为我国的道德和精神史写下自己的一章。”这实际上也成了他一生文学追求的目标。在乔伊斯眼中,处于大英帝国和天主教会双重压迫和钳制下的爱尔兰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国家,而都柏林则是它“瘫痪的中心”,在这个城市里每时每地都上演着麻木、苦闷、沦落的一幕幕活剧.
詹姆斯·乔依斯于1904年1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画像》,1914年完稿,历时10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迪达勒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的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乔伊斯通过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故事,实际上提出了艺术家与社会、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并且饶有趣味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斯蒂芬·迪达勒斯本人恰恰就是他力图逃避的都柏林世界所造就的,都柏林无形中报复了反叛的青年艺术家。
《尤利西斯》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一生中平凡一天的记录,即主人公广告经纪人利奥波德·布卢姆在1904年6月16日一天的活动。乔伊斯在本书中将象征主义与自然主义铸于一炉,借用古希腊史诗《奥德修纪》的框架,把布卢姆一天18小时在都柏林的游荡比作希腊史诗英雄尤利西斯10年的海上漂泊,使《尤利西斯》具有了现代史诗的概括性。《尤利西斯》以三个人物为主,除代表庸人主义的布卢姆外,还有他的妻子、代表肉欲主义的莫莉以及代表虚无主义的青年斯蒂芬·迪达勒斯。小说通过这三个人一天的生活,把他们的全部历史、全部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8
(一)乔伊斯小说中的景观空间
“雨落在礼拜堂上,落在花园里,落在学校里。无声无息地,这雨会永远落下去...无声无息地,世界的残骸七零八落,尸首在上面飘来飘去。”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爱尔兰普遍都在降雪。雪落在黑暗的中央平原上所有的地方,雪落在不长树的小山上,雪轻柔地落在艾伦沼泽上....雪厚厚地飘落在那些歪歪扭扭的十字架和墓碑上,飘落在那小小墓门的尖栅栏上,飘落在荒原的荆棘上。他的灵魂慢慢迷离,他倾听所有雪隐隐从宇宙的洪荒中飘落而来,隐隐地飘落,像最后时刻的来临一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都柏林人<死者>》
9
1.《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对洪水肆虐的描写,于《圣经》典故互文。教堂的淹没,学校的淹没,生灵的淹没,弥漫着世界的荒芜,象征着宗教的瘫痪,预示着人类文明已经濒临末日。
2.《死者》通过都柏林各处地点、晚会自然景观以及小说中的各种象征建筑、人物等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