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红楼梦浅谈课品.ppt

格式:ppt   大小:103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楼梦浅谈课品.ppt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8/10/6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楼梦浅谈课品.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1、“生于繁华,终于沉落”的一生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明末入满清籍,属满洲正白旗。后来,他的祖先随清兵入关,得到宠幸,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曹颙、曹頫2、《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本名《石头记》。这些传抄本大都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因此****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属于这个系统的本子,历年来不断有所发现,至今已有十多种。主要有甲戌本(1754),残存16回;己卯本(1759),残存4l回又两个半回,庚辰本(1760),残存78回;甲辰本(1784),存80回,书名第一次正式题为《红楼梦》。此外还有列藏本、戚蓼生序本(又称“有正本”,即有正书局于1912年石印的戚蓼生序本)等。3、《红楼梦》是怎样的一本书?(1)影射说影射清初大学士明珠家事影射清顺治、康熙两朝的历史影射董小宛与顺治的事(2)政治小说近世学者蔡原培,提出此书是寓含民族意识、提倡反清排满的政治小说。(3)自传说曹雪芹在写自己的故事,曹雪芹本人就是贾宝玉,书中的那些女子,就是他的某些亲人。(4)封建社会衰亡说(5)宝黛爱情悲剧论《红楼梦》的主旨是什么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绔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一是家族在***中走向破落,繁华成空;二是回顾如梦人生时,唯一值得怀念的,是一群“闺阁女子”,因此最令人悲悼的,也就是她们的悲剧命运。三是个人的禀性趣味与家族和社会的要求相背离,以至人生失落,无所归依。《红楼梦》的意蕴《红楼梦》的意蕴大致可以分析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就是《红楼梦》的悲剧性。第三个层面是《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很深的感悟。《红楼梦》的这三个层面是层层,一层一层往前递进的。首先《红楼梦》的人物情节构成了一个历史的、生动的、具体的社会生活画面,这是第一层;作者的审美理想突破了这个现实,这是第二层;再进一步,从根本上追问和体验人生的终极意义和价值,这是第三层。《红楼梦》的第一个层面和第二个层面,都是跟特定的时代相联系的,第三个层面也是跟特定的时代相联系的,但是它又超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它写出了不同时代的人所共有的体验和感受,这就是文学艺术作品中带有永恒性的东西。《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作者对全书作了匠心独运的安排。《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这块顽石幻化为贾宝玉,他经历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婚姻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儿的悲惨人生,体验了贵家庭由盛而衰的巨变,从而对人生和尘世有了独特的感悟,正如鲁迅所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中国小说史略》)[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恨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护官符]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