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方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事务官即文官。
文官制度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国家以法律为依据对各级文官分门别类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称。它包括对文官的录用、考核、调动、晋升、奖惩、培训、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一整套管理办法。
文官制度
最早起源于英国。
在中世纪,英国实行封建专制制度,这时人事行政制度就是所谓的“恩赐官爵制”。
17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政党分肥制”。
随着执政党的不断更替和内阁的频繁变迁,引发政治周期性的震荡和资产阶级的重重矛盾,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
针对“政党分赃制”的积弊,英、美率先进行改革,效仿中国科举制,建立了独立于政党政治之外的政府官员的“考选制”。
“考选制”的实质是将“业务标准”引入政治录用,以利于统治效率的提高。
目的:是为在多党竞争条件下建立一个政策连续,政局稳定的政府工作系统,以保障国家政治制度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公务员制度
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弊端:
分类管理体制;
管理机制(竞争择优机制、廉政勤政保障机制、考核机制)。
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目的:提高行政效率,遏制腐败行为。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背景
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
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务员与“党派脱钩”。
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一个独立利益集团,而西方文官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
区别
扩大了选材范围,广泛搜罗优秀人才,改善国家人事管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又体现机会均等原则;
对职位进行分类,提高了行政效率;
实行文官终身制, 稳定了政局。“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文官职业制度”。这一制度既可缓和党派之间的矛盾, 又可保证国家政局的稳定以及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同时又让那些文官产生一种“职业安全感”,解决了“政党分肥”引起的周期性政治大动荡。
西方文官制度的功效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功效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在扩大公务员选取范围、公开选拔、公务员培训和法制化等方面能发挥西方文官制度类似的功效。
第一,制度建设还不完善。
第二,制度执行还不到位。
第三,制度创新还不规范。
公务员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结论
虽然我国公务员制度在某些方面发挥着西方文官制度相似的功效。
但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的时间短暂,而西方公务员制度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推行是在一种经济不够发达、市场机制刚开始发育,处于一种向现代过渡的背景下进行的,而西方文官制度是在经济发达、市场机制完善的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下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