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实验2、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doc

格式:doc   大小:36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2、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doc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18/10/6 文件大小:3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2、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
所在班级: 专业班
学号:
姓名: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成绩:
实验二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抽滤、热过滤操作和滤纸的折叠、放置方法。
2、掌握熔点的测定方法和温度计的校正方法。
3、了解重结晶法原理,初步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
4、了解熔点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实验原理】
1、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通常重结晶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
2、熔点的测定:
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一个大气压力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的熔点(.)。纯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即在一定的压力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熔点范围称为熔程),—1oC。如果该物质含有杂质,则其熔点往往较纯粹者为低,且熔程较长。故测定熔点对于鉴定纯粹有机物和定性判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具有很大的价值。
纯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一致的。从图2—1可以看到,当加热纯固体化合物时,在一段时间内温度上升,固体不熔。当固体开始熔化时,温度不会上升,直至所有固体都变为液体,温度才上升。反过来,当冷却一种纯液体化合物时,在一段时间内温度下降,液体未固化。当开始有固体出现时,温度不会下降,直至液体全部固化时,温度才会再下降。
(a) (b)

图2—1 相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图2—2 熔点的测定装置
要精确测定熔点,则在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一定要慢。一般每分钟温度升高不能超过1~2℃。只有这样,才能使熔化过程近似接近于平衡状态。
【实验试剂和仪器】
仪器:循环水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表面皿、温度计、齐列管、玻璃管、酒精灯、量筒、铁架台、铁夹等。
试剂与材料:苯甲酸对照品,苯甲酸粗品,活性炭,液体石蜡。
【实验装置图】见图2—2
【实验步骤】
1、重结晶:
g苯甲酸粗品, 放在150 mL的烧杯中, 加水80 mL放入几粒沸石,在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腾,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固体溶解。若有未溶的固体,用滴管每次加入热水3~5 mL,直至全部溶解。将烧杯移开热源,冷却
3~5mins,然后加入少量活性炭(活性炭绝对不能加入正在沸腾的溶液中,否则会引起暴沸,使溶液溢出),再加热微沸5分钟(若溶剂蒸发太多可适当补充少量水)。趁热用布氏漏斗过滤,除去活性炭和不溶性杂质。每次倒入漏斗的溶液不要太满,盛剩余溶液的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继续用小火加热,以防结晶析出。溶液过滤之后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和滤纸。过滤完毕,将盛滤液的烧杯用表面皿盖好放置结晶,冷至室温后再用冷水冷却使结晶完全。结晶完成之后用布氏漏斗过滤,滤纸先用少量冷水湿润抽紧,将晶体和母液分批倒入漏斗中,抽滤后,用玻璃塞挤压晶体,使母液尽量除净,然后拔开抽滤瓶上的橡皮管,停止抽气。加少量冷水于布氏漏斗中,使晶体湿润,用药勺轻轻刮动晶体(注意不要把滤纸刮破),将晶体刮到已称重过的干燥表面皿上,摊薄在空气中晾干。待产品干燥后称重,计算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