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业绩评价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单项选择题
1题1分
1题1分
多项选择题
2题3分
2题4分
计算分析题
1题8分
综合题
合计
3题4分
3题5分
1题8分
本章大纲要求:掌握评价公司业绩的财务与非财务计量指标,以及各类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方法。
2012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与2011年教材相比,只有个别地方的文字表述做了变动,无实质性变动。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业绩的计量
测试内容
能力等级
(1)业绩的财务计量
3
(2)业绩的非财务计量
2
(3)调整通货膨胀的业绩计量
2
(4)公司成长阶段与业绩计量
1
由于公司的目标是增加股东财富,所以公司的业绩应该按照股东财富增加的多少来评价。
业绩的计量问题实际上是寻找一个能间接反映公司价值增加的指标,它应该有较好的计量性,又能较好的反映股权价值的增加。当单一指标不能恰当的反映业绩时,也可以增加一些辅助指标,用多个指标反映公司的业绩。
公司业绩的计量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类,它们各有优点和局限性。
一、业绩的财务计量
(一)盈利基础的财务计量
【提示】指标计算:参照第二章指标掌握
(1)指标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每股收益时股数的选择问题
①从公司的盈利能力看,使用“平均股份数”可以使净利润与产生净利润的资本保持更好的因果关系。
②从股东分享的财富看,使用“年度末股份数”可以更好地体现“同股同权”的经济现实。
③如果股份数的变动不是增发股份引起的,而是发放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造成的,则投入资本并无实际增长,使用“年度末股份数”更为合理。
特别项目损益问题
在评价公司的业绩时,排除特别项目损益(如自然灾害损失和资产被政府没收等)可以使不同时期和不同公司的“每股收益”有更好的可比性。
(2)净收益和每股收益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缺点
内容
说明
与其他业绩指标相比的优点
可比性较好
对于净收益和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各国都有统一的会计准则来进行规范,统一的规范为净收益和每股收益的可比性提供了保障,这是其他业绩评价指标无法与之相比的。
可信性较高
净收益数字是经过审计的,因此其可信性比其他业绩指标要高得多。
局限性
①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②忽视价值创造活动的某些成果。
③每股收益指标的“每股”的“质量”不同,限制了该指标的可比性。
(有的股票平价发行,有的股票溢价发行且每股代表净资产不同)
④与其他业绩计量指标相比,净收益容易被经理人员进行主观的控制和调整。
⑤净收益指标促使公司的行为短期化,不利于公司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1)投资报酬率的概念
①基本公式
基本公式
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投资额
可供选择的“报酬”
净利润、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后利润、营业利润等
可供选择的“投资额”
总资产、有形资产(总资产减无形资产)、长期资本(股东权益加长期负债)、投资资本(股东权益加净负债)、股东权益等
②常用的投资报酬率指标
指标
计算公式
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润/总资产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
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
【提示】权益净利率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核心指标。
(2)投资报酬率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把一个公司赚取的收益和所使用的资产联系起来。它是衡量公司资产使用的效率水平的评价指标,是监控资产管理和经营策略有效性的有力工具。
局限性
①投资报酬率的计算要使用“净收益”数据,因此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具有与“净收益”类似的缺点。
②不同的公司发展阶段,投资报酬率会有变化。投资报酬率的评价要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进行。
③投资报酬率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诱使经理人员放弃报酬率低于公司平均报酬率但高于公司资本成本的投资机会。
(1)无法分辨净投资的数额和投资的时间。
(2)忽视了风险。它只重视收益而忽视伴随收益的风险。
【例20-1】A公司和B公司的各年的净利润是相同的,但是现金净流量却不相同,如表20-1所示。它们的主要区别是A公司的设备每两年更新一次,而B公司的设备每一年更新一次。你愿意为哪个公司出更高的价钱呢?
表20-1 单位:万元
A公司
年度1
年度2
年度3
年度4
合计
销售额
1000
1100
1200
1300
4600
付现成本
(700)
770
840
910
3220
折旧
(200)
(200)
(200)
(200)
(800)
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