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国书法之“气”供参习.doc

格式:doc   大小:1,06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书法之“气”供参习.doc

上传人:小枷 2018/10/8 文件大小:1.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书法之“气”供参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书法之“气”
书法是中华艺术绮丽的瑰宝,它的无穷魅力足以使无数的书家和赏家拜倒,究其魅力所由,考察历代书法理论,我们发现“气”在中国书法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下面就以书法艺术为例,说明“气”在其艺术创造的各个环节之中的表现,从而追根溯源,找到中华传统文化尚“气”的原因。
作品之气
一幅书法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或几个有蕴藉的“字”,从笔画到单个字再到整幅作品处处透露着书法的美,然而具体地说,美体现在哪里呢?是如何体现的呢?
1、美在笔画之气
学童初握笔时,首先从一笔一画入手,作为有书法美的线条,尽管外形不一,也有笔画、书体、流派等各种因素的差别,但是凡是能够给人以美感的线条都是一种有力度的线条。《书苑菁华》中载:“一如千里阵云,丶如高坠石,丿如路断犀象, 如百钧弩发,丨如万岁枯藤,乙如崩浪雷奔,如劲弩筋节。”集中到一点:挥写的力度、气势,要从一点一画上毫不含糊地表现出来,总体书法形象才能是有力量,有气势、有生命的,这在传统书学中被称为“笔力”。
判断有无笔力,也就是书法线条的审美标准,首先看其是否“圆”,其次看其是否“涩”,“圆”是立体概念,是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这样便使之有一种立体感和浮雕感,使笔画不仅是附于纸面的二维表现,更是一种三维立体,从而表现出充实的力度,表达出外廓良好的丰满匀称,使之有一股气充满其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圆转处不塌不缺不飘,产生“不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效果。立体圆和外廊的关系正是传统书学中经常讨论的“骨”与“肉”的关系,孟子的“充实之谓美”说得较为贴切,充实就是笔酣墨饱,神完气足的状态。总之,在其中体现的是一种支撑一切的“气”。
“涩”是一种线条冲破纸面阻力挣扎奋进的艺术效果,正如康德所说:“威力是一种越过巨大阻碍的能力,如果它能越过本身具有威力东西的抗抵,它就叫做支配力”,“涩”表现的全是这种支配力,这种效果如“万岁枯藤”,生气韵动,曲折奋进。其中充满了“生气”和“力气”,是一种生命的运动之气。
2、美在组合之气
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但是它是以成组线条出现的,线条本身的美固然是基础,但只有成组之后,书法美才能最终完成。在线条的组合也即间架结构中呼应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书法家的作用便是要使各笔画“贯气而自然”,将独立的线条贯穿为统一体,而有呼应的线条,就像“气”在流动,犹如被赋予了生命,这种呼应是在笔势往来之中实现的,“起笔为呼,承笔为应”(笪重光《书筏》),笔势在一幅既成的作品中并不显露,笔断而意连,但又是一种确实的存在,介乎有形和无形之间,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难怪传统书学把它叫做“气”。
3、美在章法之气
一幅作品在由多字组成时,字字之间的总体安排即章法也是书法艺术的重要方面,一幅书法作品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有机整体,在讨论到书法章法的精神时,邓以蛰认为:“章法之精神不外‘势’、‘笔墨’、‘气韵’三事。”他说:“气韵是书法艺术生命,……其精神即所谓气韵是也。”他所强调的实质上也是书法作品整体上的贯合一致。《翰林要诀》第十一《变法》中论书法有情气形势四大审美特征,那么如何使一幅作品气韵生气呢?姚孟起在《字学忆参》中说:“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连贯,前后左右一气相生。”讲求的是笔画之间一气相连的整体性和有序性,使整个篇章成为有机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