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8/10/8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金锁记》中的人性
每一部小说都有其广度和深度,在我理解中,所谓广度是指小说中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具有理性色彩,而所谓深度便是指小说中对人性的挖掘以及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具有感性色彩。
而在《金锁记》中,对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封建制度的变革都有了一定的反映,虽然创作《金锁记》时,张爱玲只有二十几岁,其社会经历不足以使《金锁记》达到社会百科全书级别,但仍对封建制度做出了深刻的批判,所以,在广度这一方面,《金锁记》也是较全面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
但其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张爱玲对人性的挖掘,她以一种苍凉的手法,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出发,描绘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扭曲和丑恶,通过对主人公曹七巧悲惨一生的描写,揭露出当时的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和一种恶性循环式的悲剧,通过描写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悲剧,映射出整个社会,整个制度的悲剧。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由此可以看出,她通过一种悲壮的悲剧,来体现扭曲人性的生存状态,又通过这种扭曲和悲壮,来换取对人性的一种刺激与启发。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她对人性的挖掘和探索,不仅超出了她的年龄,也超出了当时时代的理解范畴,站在时代的金字塔顶。
从故事本身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探讨。
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了在封建等级制和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风气下,曹七巧的漂泊零落,也因此导致了曹七巧人性的初步扭曲。曹七巧因为她的哥哥因为贪图钱财,而被卖到了姜家,给一位有软骨病的二少爷当妻子,在这个阶段中,以我的理解,她因为自己出身不好,又是被卖,还是给一个废人当妻子,作为大户人家的姜家,一定是看不上这样的一个女子的。所以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外界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感,既然抵触,就要反抗,具体表现就是处处撒泼,尖酸刻薄。但是姜家人本身也许没有那么重的鄙视,由于她不断的撒泼和无理取闹,姜家人对她鄙视的心理自然越来越重,甚至发展到了丫鬟都看不上她的地步,而她又把这一切当做是姜家人对她的虐待,认为自己生活在地狱,也进一步肯定了她当初那种姜家看不起她的猜测,便要报复,越是报复,姜家人越是看不上她,由此便陷入了一种死循环。也许,她一开始不是十分肯定自己被排斥,也许,姜家人一开始也想尝试接纳她,但在如此的恶性循环下,双方的矛盾只能不断的加深,而她那种自卑和反抗报复的心理也随之不断的加深。在此时,她的人性已经呈现出扭曲的迹象,只是不太明显,需要更多的刺激。
那么这个阶段中,她人性呈现出扭曲迹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封建制度下,女性的地位和权利无法得到保证,才是她被卖的根本原因;其次,拜金主义的盛行,使她的哥哥财迷心窍,也是导致她被卖的原因;再次,封建等级制度,是导致她在姜家受排斥的根本原因,因为等级制,才会有出身这一说,才会有藐视的心理,才会有排斥的现象。所以,综合来说,病态的社会造就病态的人性,封建制度下的人性是脆弱的,这一阶段只是开始,在后面的故事中张爱玲会进一步的对病态社会下的人性进行剖析。
第二个阶段,主要表现了曹七巧在***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下,内心的嫉妒和阴暗,作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