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教育需要适度惩戒.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需要适度惩戒.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10/8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需要适度惩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需要适度惩戒
对学生的惩戒其实是对教育的一种尊重,它会大大降低学生犯错的成本。教师采取适当的惩戒是合理的、负责任的,但惩戒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关键词:惩戒关爱及时适度有效
毫无疑问,“惩戒”是一个敏感的字眼,它的另一个令人不想提及的名字便是“变相体罚”。尽管多数人信奉“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但是老师们已很少手拿教鞭、戒尺责罚打骂学生。因为时代的发展、家庭思想观念的变化及现实生活中学生因被体罚而自残、跳楼甚至弑师等骇人的案例,都使得老师对“惩戒”这种教育手段避之不及,以免引火烧身。
但一件小事,让我对惩戒始终“不舍”:一学生因第三次作业不交,被我叫到办公室,再次询问发现其学****态度很不端正。于是我用手边的塑料直尺,打了他的手掌几下,并告诉他不交作业,还要吃“戒尺”。没想到前两次苦口婆心的说教没有效果,而仅仅一把直尺,居然让他“幡然醒悟”。这件事令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惩戒,对教育来说,到底是留还是舍?到底是“福”还是“祸”?
一、“惩戒”学生的根源是什么?
总结起来,应该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固有观念对教师的影响。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等口号式的宣传,以及社会赋予教师的光环,使得教师树立一种敏感的职业意识:学生应该认真遵守纪律,刻苦学****学生发展不好,就是老师的失职。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那些不想学****拉帮结派、沉迷上网等行为与老师的殷期望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心理落差下,老师对学生实施惩戒就不难理解。其二,遮遮掩掩的应试教育是导致惩戒产生的原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学生成绩或者升学率为依据, 把教师“因材施教”的积极性、创造性,所付出劳动的长期性、复杂性过于简单化和量化。于是老师采用简单而有效的方式__惩戒去教育学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另外,各种考试评优、教学比武、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等诸多挑战,使得部分教师因为长期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危机,致使其表现出对学生缺乏耐心,脾气暴躁,容易发怒。其三,教师队伍中的个人素质、性格、阅历、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是惩戒产生的一个原因。“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老师对学生的错误各有各的看法,对于惩戒的方式方法各有各的理解。在甲老师眼中认为批评教育就能解决的问题,在乙老师看来大概不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恐怕难有收效。其四,时代的发展、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使得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角色定位逐步降低,而对教师的责任期望过高,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对教师“尊严”的挑战,从而激发矛盾冲突。
二、对惩戒的态度,有人“欢喜”,有人忧。几年前两起令人震惊的弑师案发生以后,教育部
基础教育司一副司长在新闻例会上表示: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教师可以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这句话表明老师可以对某些学生行为施以适当惩戒,但是要把握好尺度。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关于惩戒都有自己的见解: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在《教育诗》中就呼吁过惩戒教育,记载有:过去几个月的种种事情把我逼到绝望和疯狂的地步,这时候我又恼又恨, 我挥起手来对着扎托洛夫的脸就是一记耳光……却收到了神奇的效果。古代的一些私塾学堂的先生也都配有戒尺,“小责三,大罚五”,讲究既打得疼又打不伤。一些学生家长也希望孩子能遇到一位比较严厉的老师,孩子在犯错以后能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