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第四章 环境化学物对健康影响的危险性评价 1-6节.ppt

格式:ppt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 环境化学物对健康影响的危险性评价 1-6节.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 环境化学物对健康影响的危险性评价 1-6节.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环境化学物对健康影响的危险性评价与管理
第一节概述
一、健康危险度评价和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人类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经常接触到无数的化学物质:
人工台成的化学物质估计有200万种,每年增加1000种;
常用的5万多种化学物品中有10%为诱变剂。
1、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的目的意义:
预计可能产生的健康效应类型及其特征;
估计这些健康效应发生的概率;
提出环境中有毒物的可接受浓度建议;
提出针对性预防保健重点。
2、危险度管理(risk mangement):
以危险度评价结果为根据结合:
费用—效益分析、政策分析、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可接受危险度和适当的管理措施付诸实施,以降低或消除该危险度,保护人群健康。
排放标准,环境卫生标准、规章条例的制定。
危害性鉴定
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
暴露评定
危险度特征分析
二、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危害性鉴定
一、危害性鉴定在危险度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危害性鉴定的任务:
确定化学物质对暴露人群能否产生不良健康影响;
暴露与不良健康效应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对所产生的不良健康效应应予以分类,并估计其危害的强度;
确定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危害性鉴定的主要科学依据
在开展鉴定之前,首先要掌握到必要的、足够的科学资料,作为鉴定的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特点:
直接反映出人群暴露后所产生的有害影响特征;
不需要进行种局的外推,不确定因素较少;
是危害性鉴定中员有说服力的依据。
局限性:
例如很难找到理想的反映不同污染水平的暴露现场;
有些新化合物尚未投入市场,无流行病学资料;
环境中往往有若干有害因素同时存在以致混杂因素较多等等。
2、动物试验
特点:
实验条件易于人为控制,人为地设计出各种实验条件,例如年龄组、性别、染毒剂量组、染毒方式、染毒期限、观察指标等,并且能控制很多混杂因素。
可以较确切地反映出各种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特定健康效应,其因果关系明确;
容易得出剂量—效应曲线。
局限性:
考虑动物与人存在种属差异;
对实验结果需进行外推。
3、体外试验
包括微生物、植物、非哺乳类动物、哺乳类动物细胞和离体器官等各种层次的非整体的动物试验。
例如Ames试验(沙门菌株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缺陷型修复试验、V79细胞转化试验、CHO细胞体外SCE试验、大鼠器官培养等,这些都是短期测试的过筛试验。
虽然不能全面反映哺乳动物整体状况下的生物学效应,但其异常反应也能反映出待评物对机体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作为判断对机体有致癌、致突变可能性的辅助资料。
4、化学分子结构比较
将待评化合物与已知毒性物质进行分子结构比较,根据构—效关系理论,初步判断其可能毒性。
5、待评化学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例如:溶解度、沸点、燃点、油/水分配系数、血/气分配系数、主要的化学反应和生物降解过程以及有关生成物的毒性等等。
判断该物质在环境化学性质;人类可能接触途径和方式。
收集详尽、可靠的综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正确结论。
第二节暴露评定的程序和内容
一、概述
暴露评定要说明以下5个主要问题:①来源;②暴露途径; ③测定相估计的浓度和持续时间; ④暴露人群;⑤综合的暴露分析。
暴露特征评价必需的内容包括:
①毒物的商品名、通用名、别名;
②化学名称和化学结构式;
③释放时或释放后产生的其它物质;
④在所有地点有无燃烧或爆炸的危害;
⑤该物质在环境中残存期间内它在所有地点的各种介质(空气、水、食物等)内的浓度;
⑥在所有发生暴露的地点人口分布(包括每个人的社会安全编号、年龄、性别);
⑦每个人暴露的浓度和持续时间(通过各种介质)。
二、暴露评定的程序和主要说明
: 微型报告,应对所采用的程序,提出的假设,总结性图表的结果作简单的描述。对与结果有关的不确定性进行简单讨论。
2 .序言(目的和范围) :应阐明暴露评定的预期目的,并认定所研究的暴露因子、来源的类型、暴露途径和有关的暴露人群。
3 .化学物的基本资料
(1)鉴定
①分子式、分子结构、商品名、通用名、别名
②级别、污染物、添加剂的描述;
③其它有助于鉴定的特性。
(2)理化特性
①物理特性:分子星、熔点、沸点、密度、蒸气压等;
②化学特性:化学成份、溶解度、稳定度(包括燃烧爆炸的危险性)、杂质成份、复合物或裁体、PH等。与其它物质(包括容器)起反应的活性;形成的化合物及其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