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本章主要内容失业保险概述失业保险类型中国失业保险.ppt

格式:ppt   大小:928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本章主要内容失业保险概述失业保险类型中国失业保险.ppt

上传人:阳仔仔 2018/10/8 文件大小:9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本章主要内容失业保险概述失业保险类型中国失业保险.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章
失业保险
本章主要内容:
失业保险概述
失业保险的类型
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参考书目: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与案例,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一节失业保险概述
一、失业与失业率
(一)就业
广义的就业是指劳动力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结合的状态,它是通过劳动过程中人和物的结合形成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财富。
狭义的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人从事某一合法工作以获取报酬的一种活动。
判断就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从事劳动的人必须具有劳动能力;
二是从事劳动的人必须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法定劳动年龄阶段一般是指年满16周岁至退休年龄段;
三是从事的劳动必须是法律允许、社会承认的劳动;
四是从事的劳动必须是有报酬或收入的活动,义务劳动不属于就业范畴。
所谓有劳动能力,是指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
(二)失业
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课程所讲的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并有求职要求的劳动者未能找到或者丧失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国际上,根据造成失业的原因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将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失业保险中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
衡量是否失业有以下四个条件:
一是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二是具有劳动能力
三是具有就业愿望
四是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
一定年龄范围之内的劳动年龄人口,同时满足下述三个条件的视为失业:(1)本人无工作,没有从事有报酬的职业或自营职业;(2)本人当前具有劳动能力,可以工作;(3)本人正在采取各种方式寻找工作。

——国际劳工组织
在我国,所谓失业,仅局限于城镇非农业人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至退休年龄以下),在调查周内没有工作、愿意接受最低标准的工作并及时就业,且已采取上述行动寻找工作,同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美国:调查周内没有工作,过去4周(含调查周)曾进行求职活动,有工作能力的16岁以上公民。它包括被暂时解雇的工作者和等待三十天内开始重新工作者。
日本:调查周内没有工作,并进行求职活动,有工作能力的15岁以上公民。包括等待过去求职活动结果者
区别?
(三)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失业人数+就业人数)的比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在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我国通常使用的失业率,叫做“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城镇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
国外讲的失业率是指“城镇调查失业率”,是指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态的主要指标
二、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失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在法定期限内给予物质帮助和就业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含义:
其一,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其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以劳动者就业后因社会经济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为前提。
其三,失业保险的目的,一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是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二)失业保险的特征
1、失业保险目的的双重性。
2、保障对象的特殊性。失业保险的对象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
3、主观意愿的重要性。造成失业风险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因素
4、失业保险的待遇领取期限较短。目的是为了防范“失业陷阱”
失业陷阱是指在税收作用下,某些失业者存在一个很高的失业时实际可得收入对就业时的实际可得收入的替代率,即失业时其社会保险补助收入超过了就业时的税收与补助后的净收入,使失业者缺乏寻找工作的动力。
三、失业保险的目标与功能
(一)目标
基本目标: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促进失业者再就业
派生目标: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二)功能
1、保障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2、通过对劳动力的保护和改善,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相配套,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