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1
文档名称:

第二章_大气环境.ppt

格式:ppt   页数:1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章_大气环境.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章_大气环境.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大气环境
§1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2 大气污染
§3、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4、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5、中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
§1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一、大气的结构
二、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的结构
自然地理学把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称为大气圈,厚度大约有10000km。
由于大气圈层与宇宙空间很难确切划分,在大气物理学和污染气象学研究中,常把大气圈层上界定为1200-1400km。1400km以外,气体已非常稀薄,就是宇宙空间了。
大气圈中的空气分布是不均匀的。海平面上的空气密度最大,近地面的空气密度随高度上升而减小。
在地球表面上空400-1400km的大气层,空气是逐渐变稀薄的。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不仅随纬度、季节变化,而且随高度变化。
大气质量的90%集中在30km以下的范围内,高度100km以上大气的质量仅占大气图质量的1%。
世界气象组织(WMO)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并考虑大气垂直运动等情况,将大气分为5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散逸层
1、对流层
贴着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km-16km,主要成分为N2、O2、H2O、CO2和Ar等。
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
二是密度大。大气总质量75%和90%的水蒸气集中在此层。
该层既有大规模的空气运动,又有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即对流运动)以及不规则的流流运动,从而使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空气得以变换。
在1-2km以下的大气受地表机械,热力学作用强烈,称为边界层或摩擦层,受地表性质影响很大。
特别是50-100m以下的贴地层,主要受地表热力的影响,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绝大部分在此层活动。
1km-2km以上大气受地表影响小,称为自由大气层,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都在此层。
2、平流层
对流层顶向上到50km左右的大气层,又称同湿层,该层主要成分是O3、N2、O2。
特点:
一、对流层顶到30km左右的大气层气温变化很小,为-55℃左右,故称为同温层;同温层以上的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至平流层顶达-3℃。
二、空气没有对流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因此一旦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停留时间很长,从而造成较大的全球影响。
在高约15-35km的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臭氧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使人类等免受紫外线的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