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积极扩大就业
一、重要论述
温家宝总理 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
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 420 亿元资金。 一
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三是帮助城镇就
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四是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
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鼓励更多劳动者
成为创业者。对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给予更大支持。五是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
公共服务 。加强就业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
二、 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现存问题
2009 年,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具体表现在:
第一,毕业生多。 2008 年是 559 万, 2009 年是 610 万,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
军高达 1000 多万人。
第二,就业空间相对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需求下滑,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相对比过
去有所减少。
第三,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
第四,我国的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
第五,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还存在,而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障碍。
(二)主要原因
从宏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
业环境差异扩大化,大学生择业的空间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结果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均衡。
从体制来看,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但未能有效地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也直
接妨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从当前经济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使依赖对外加工制造的“外向型”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并迅速波及其他
实体经济,这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从观念上看,家庭与学生个人的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
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个人仍然始终对毕业后的就业抱着高期望值。当这种高
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存在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处境。
(三)对策措施
1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
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
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
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
2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
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3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
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