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济南馒头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济南馒头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2018/10/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济南馒头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质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1. 通过地质实习,将抽象的地质现象形象化,实体化,加深对所
学知识的了解,并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形象化的基础。
2. 认识三大岩石,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形状,
结构、产生时间和产生的原因等。
3. 会对馒头上的地质断层进行顺序界定。
4. 了解岩石断层、滑坡的类型,并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
5. 培养团队精神,培养集体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 实习时间:
2012 年 6 月 25 日— 2012 年 6 月 26 日
三, 实习地点:
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内的馒头山
济南市长清区的灵岩寺风景区的灵岩山
济南市长清区苏庄
四,实习内容:
实习第一天,济南市长清区的馒头山和灵岩山。
馒头山,海拔 408 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
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山的外形特别像
馒头。张夏境内群山连绵,馒头山就在这群山之间。山上满是杂
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树。整个山体为石质山。因为馒头
山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 2003 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
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
山具有丰富的岩层产状和陈年脉络,记载时间跨度为五亿多年,
它的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内的地质变化,是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
研究对象 , 也是进行地质学科普教育的“天然博物馆”。
馒头山的地质构造只要分十层,在观察岩石特征的同时,我
们要学会对每一层的顺序界定。馒头山的地层层序以下到上依次
是: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
馒头组:以灰色页岩为主,夹云泥岩、泥云岩、白云岩、
灰岩和砂岩,上部有鲜红色易碎页岩和毛庄组分界,厚 58 米。
其层序如下:
第一层 页岩,黄灰色, 2m。
第二层 薄层石灰岩,蓝灰色,厚 4m。
第三层 钙质页岩,灰黄色及灰色,厚 13m。
第四层 页岩,紫色,厚 8m。
第五层 石灰岩,土黄色,厚 6m。与对面山体对比可发现此处为
断层。
第六层 页岩,灰绿色,厚 4m。
第七层 石灰岩,灰绿色,厚 2m。强度低于第五层的石灰岩。
第八层 页岩,紫红色,厚 7m。
第九层 石灰岩,灰白色,厚 2m,纵向裂隙打,孔洞发育少。
第十层 页岩,鲜红色,厚 5m,风化严重。
毛庄组:暗紫色,紫色云母页岩为主夹灰岩、泥质灰岩,顶部
夹鲕状石灰岩, 常以一层含藻灰岩为标志与徐庄组分界, 富含
三叶虫—山东盾壳虫,以褶颊科最盛。其层序如下:
第一层 云母页岩,紫红色,厚 4m。
第二层 页岩,紫色,厚 13m。
第三层 页岩,紫红色,厚 4m。(二、三层中间有明显分隔带)
第四层 鲕状石灰岩,厚  。
第五层 灰色石灰岩,厚  。
第六层 鲕状石灰岩,厚  。
徐庄组:为浅海相泥质、碳酸盐沉积 , 以紫、灰、绿等色
页岩与鲕状灰岩互层为主, 自下而上含三叶虫, 厚 50~ 100 米。
与下伏毛庄组呈整合接触。
张夏组: 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 以灰色厚层鲕状灰岩为主,
含三叶虫,厚 170 米。与下伏徐庄组呈整合接触。
有徐庄组和张夏组的地质离我们实习的地方很远, 我们没
有去参观。
济南长清区灵岩寺风景区灵岩山的断层、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