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错别字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错别字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8/10/10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错别字调查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错别字调查报告

篇一:社会错别字调查报告
社会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人:吴童萱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0日
调查地点:株洲市商品街附近
调查目的:调查社会上的错别字,并向有关单位报告,提出改进建议。经过对商品街的调查统计,我们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故意将词语中的某个字用谐音字替代。例如一些医药广告将“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空调广告将“终身无憾”改成“终身无‘汗’”;摩托车广告将“乐在其中”改成“乐在‘骑’中”等。第二类是为了省事而故意简写的错字,例如把“停车”写成“‘仃’车”;把“起”字右边的“己”写成“乙”等。第三类则是不小心写错的字,例如家具店门口的“家‘俱’”;饭店菜单上的“‘抄’饭”与“‘合’饭”;水果店里的“‘波’萝”等。因此,我建议人们无论是干什么都要认真对待。汉字不会写,或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应该拿字典查一查,也不能因为麻烦,就把汉字简写。写完后仔细检查,认真对待每一个汉字,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世界上就不会有错别字了。九方小学五年级:吴童萱
篇二:关于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3月2日
调查地点:西水关(竹子街)
调查目的:搜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意见。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我们一共调查了36家的商店的招牌,有7家出现了错别字或繁体字现象。如:一家餐厅将“餐”字错写成了“歺”字;二个家具店将“具”字错写成“俱”字;有两家发廊的“发”字写成了——“髪”。钟表店“钟表”的“钟”字写成了“锺”;将实惠的“实”字写成了“實”;二家网吧的“网”字写成繁体字——“網”。
在调查的64张街头广告中,有20张街头广告出现了错别字,%,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将“打折”的“折”写成“拆”,将“拆迁”的“拆”写成“折”;寻人启事的“事”写成“示”;啤酒的“酒”写成“九”和“洒”;更有甚者,将“防火栓”的“防”写成“防火”的“放”,看后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呀。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 写字人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有的明知道是错的,还****惯性的写上
了。
2. 同音字产生混淆:如,再,在;以,已等。
3. 形近字产生混淆:如,概,慨;己,已等。
4. 字义分析错误:如,和、合;象、像等。
5. 多笔少画:如,酒、洒;候、侯等。
6. 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 成立
“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走上街头,宣传街头错别
字的危害,清除一些错别字垃圾。
2. 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3. 建议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
五(1)班活动小组 2013年3月5日
篇三: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错别字情况
调查方式:观察
调查过程: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总是写错今天,我要去调查街头错别字。
今天是6月1日,我来到了超市,在蔬菜区,我们看到蘑菇的标牌上错写成了“磨菇”,水果区的火龙果写成了“火尤果”,副食区的瓜子写成了
“瓜了”。我们马上把这些信息告
诉了超市管理员,管理员看了我们的记录本后,点了点头,找了一支笔,和我一起把这些错字都改了过来。
通过调查,在两个小时内,我们共发现了四处错别字。调查分析:
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对容易混淆的汉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写成“磨菇”;
二、运用汉字时不够认真,如把瓜子写成了“瓜了”;
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如果他们平时注意检查,就能发现这些不该发生的错误。
经过分析,我认为错别字现象的存在,有以下危害:
一、会误导小学生和未入学的小朋友,使他们把错别字牢牢记在心里,以后改正会非常困难
二、如果外地人来南头古城探亲或参观学****会影响到我们的南头古城形象;
三、做为中国人,在使用自己民族文字时,在公共场合出现错别字形象,还会玷污我们的骄傲----汉字。
调查结论:
以上都是不认真写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学好汉字,不写出错别字。
调查建议:
我们建议大家:
一、有些人的错别字是从初学时一直带到现在,所以建议正在学****汉字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学****平时写字一定要细心,这些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二、运用汉字时如果有不清楚或拿不准的字,应该及时查阅字典或请教他人;
三、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汉字尊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