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宁政法
第8期
中共海宁市委政法委员会
市平安办市综治办市委维稳办
2012年4月16日
综治动态
4月13日,我市召开了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和市教育局领导分别代表市综治委实有人口工作组、特殊人群工作组、“两新组织”工作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组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组作了表态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要如下:
一、实有人口工作组发言摘要
。一是优化政策体系,完善各项制度。完善居住证制度政策体系,探索新居民积分制管理办法,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新居民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推进新居民需求服务站建设,积极为新居民提供“零距离”的便捷、优质服务。二是强化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实施新居民实时动态管理
,打造“同一个家园”新居民服务管理品牌,深化新居民参政议事工作,促进新居民党群团组织建设,营造新居民和谐融合氛围,在年底前实现村级共建共享促进会全覆盖。三是创新工作载体,注重教育培训。开展新居民服务管理竞赛活动,重视对“新二代”的教育,提升新居民文明素质,加强新居民文化建设,建立新居民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批新居民技能人才队伍,缓解我市相关企业用工紧张局面。
。一是淡化户口的利益分配作用。组织相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劳动、工资、人事、教育、社会福利、医保、社保等相关领域的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逐渐剥离依附在户口上的各种利益,让户口与利益分配脱钩。二是推动户口向城镇集聚。实行户籍一体化,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提升城镇户数比例。三是规范户口办理程序。制定户口管理的操作细则,规范各类户口迁移、登记或项目变更更正办理工作,保证户口管理的统一性、严肃性、严密性和完整性。
二、特殊人群工作组发言摘要
,努力提高特殊人群管理工作质量。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做好特殊人群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树立一批从事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和勤劳致富的人员典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对待特殊人群,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特殊人群工作,形成全社会关注、理解和支持特殊人群工作的良好氛围。
,不断加强组织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特殊人群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工作组织队伍。注重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并抓住学习贯彻《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契机,着力在吃透精神、规范工作、强化监管、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积极探究社区参与的特殊人群管理模式。细化分解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分析例会,研究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引入社会化工作的理念,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与民政部门共同建立并积极发挥“海宁市紫薇社会工作服务站”的作用。鼓励刑释解教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在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信贷支持。
,充分解决特殊人群的生活问题。对特殊人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将其纳入全市职业技能培训总体规划。做到服刑在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与刑释解教人员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相衔接。录用符合特殊人群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国家普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