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一节 稳定塘.ppt

格式:ppt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一节 稳定塘.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一节 稳定塘.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二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一节稳定塘
第二节污水土地处理
稳定塘又名氧化塘和生物塘,其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设施。
稳定塘的分类常按塘类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进行划分,可分类如下:
1. 好氧塘
2. 兼性塘
3. 厌氧塘
4. 曝气塘
5. 深度处理塘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
除上述几种常见的稳定塘以外,还有水生植物塘(塘内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特别是提高对磷、氮的净化效果)、生态塘(塘内养鱼、鸭鹅等,通过食物链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以提高净化效果)、完全储存塘(完全蒸发塘)等也正在被广泛研究、开发和应用。
第一节稳定塘

好氧塘的种类: 高负荷好氧塘、普通好氧塘、深度处理好氧塘
好氧塘内生物种群:藻类、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水蚤等微型动物。
,浓度约为1x108 ~ 5x109 个/ml,主要种属与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相同。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属数与个体数,均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少。水蚤捕食藻类和菌类,本身则是好的鱼饵,但过分增殖会影响塘类菌和藻的数量。
藻类的种类和数量与塘的负荷有关,它可反映塘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过多,产生藻类水华。
水面
好氧微生物
合成
降解
污水
BOD物质

CO2、 H2O、
NH3
藻类
O2
O2
O2
阳光
塘底
好氧塘工作原理示意图
基本工作原理:有阳光照射时,塘内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同时,由于风力的搅拌,塘表面还存在自然复氧,二者使塘水呈好氧状态。塘内的好氧型异养细菌利用水中的氧,通过好氧代谢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合成本身的细胞质(细胞增殖),其代谢产物CO2则是藻类光和作用的碳源。
(1)好氧塘多采用矩形,表面的长宽比为3:1~4:1,一般以塘深的1/2处的面积作为计算塘面。~.
(2)塘堤的内坡坡度为1:2~1:3(垂直:水平),外坡坡度为1:2~1:5 (垂直:水平)
(3) 好氧塘的座数一般不少于3座,规模很小时不少于2座。
好氧塘主要尺寸的经验值如下:
2. 兼性塘
水面

O2
O2
阳光
塘底
光和作用
好氧分解
流入污水
好氧层
兼性层
CO2 + H2O O2 + 藻类细胞
有机物+ O2 CO2 +新细胞
(污泥层)有机物产酸发酵甲烷发酵气体
可沉物质
厌氧层
CO2
NH3
CH4
O2
~,通常由三层组成,上层好氧区、中层兼性区和底部厌氧区,其工作原理见下图:
冬季平均气温/ 。C
BOD5表面负荷/[kg.()-1]
水利停留时间/d
15 以上
10~15
0~10
-10~0
-20~-10
-20以下
70~100
50~70
30~50
20~30
10~20
〈10
不小于7
20~7
40~20
120~40
150~120
180~150
兼性塘的设计:
兼性塘主要尺寸的经验值如下:
(1)矩形,长宽比3:1~4:1。~,~,;
(2) 堤坝内坡坡度为1:2~1:3(垂直:水平),外坡坡度为1:2~1:5;
(3)不少于三座,多采用串联。第一塘面积约占兼性塘面积的30%~60%,单塘面积应小于4ha,以避免布水不均匀或波浪较大。
4. 厌氧塘
1、厌氧塘的基本工作原理
厌氧塘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所有的厌氧生物处理设备相同,是由两类厌氧菌通过产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阶段来完成的。即先由兼性厌氧产酸菌将复杂的有机物水解、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如有机酸、醇、醛等),再由绝对厌氧菌(甲烷菌)将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出水
进水
3~5m
~
污泥层
不〈
厌氧塘示意图
2、厌氧塘的设计和应用:
(1) 有机负荷 BOD表面负荷(kgBOD/)、BOD容积负荷、VSS容积负荷(kgVSS/).处理城市污水的建议负荷值为200-600kg/.
(2)厌氧塘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为2:1-:1。单塘面积不大于4ha。-,,-。
(3)-,。
由于厌氧塘的处理效果不高,出水 BOD5 浓度仍然教高不能达到二级处理水平,因此,厌氧塘很少单独用于污水处理,而是作为其他处理设备的前处理单元。厌氧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