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陈丽丽提要: 本文试图突破前人从表现方式、 艺术特色、 结构功能等方面对鲁迅小说心理描写进行分析的局限, 从一个新的角度——心理叙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分析, 力图对鲁迅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作更深入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 文章的主体可分为四部分: 意识的流动、 内心的自剖、第三人称的***和全方位的推测与想象。关键词:鲁迅 小说 心理描写 心理叙述视角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祖,他的小说向来以“表现的深切和形式的特别” [1] 而著称。对于其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过去曾有人说: “鲁迅的小说里缺乏描写” ,“甚至连人物的血肉也缺乏” ;[2] 有人则认为: “鲁迅创作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粗枝大叶的手法——无论人物和景物都是这样” 。[3] 至于说鲁迅小说缺乏心理描写,更是一个普遍的说法。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其实, 《呐喊》、《彷徨》中的人物描写,特别是个性描写,是非常成功、很有特色的。 鲁迅就非常善于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状态的特征, 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性格和命运的人物形象, 形神兼备, 栩栩如生。 它的小说正如他自己在论述清讽刺小说时所说, “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眼前” [4] 。历来的鲁迅研究者, 对鲁迅的小说都颇多研究, 对其心理描写的特点与卓越之处也有所涉及,如王瑶的《鲁迅作品论集》 ,王富仁的《 〈呐喊〉〈彷徨〉综论》 ,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 ,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等。当前,专门研究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文章有王黎的《谈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 [5], 刘家鸣的《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 [6] 和刘增人、冯光廉的《 〈呐喊〉〈彷徨〉心理描写特点》 [7] 等。王黎先生分别从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思想性、时代社会性、表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及内容的丰富多彩性来进行论述, 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但过多地写了心理描写对文章思想性的作用,且第一、二部分有重复《狂人日记》之嫌;刘百鸣先生以心理描写的表现方式为基点分四部分进行论述, 并提出了 “鲁迅善于以朴素的笔调, 白描的手法, 图貌传神,不但描绘了人物的外部形态,而且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精辟论断。刘增人、冯光廉两位先生的文章概括了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动作、语言、表情、幻觉等),功能(推动情节、突出人物、深化主题) ,风貌(悠长哀曲、肺腑短歌、 悲剧基调、喜剧讽刺),对后来学者的研究很有启发。本文试图从心理叙述视角方面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 分为意识的流动、 内心的自剖、 第三人称的***、全方位的推测和想象四部分。一对待人物的心理描写, 鲁迅没有停留在表现人物的表层意识上, 而是深入开掘人物内心深层的东西, 表现人物潜意识中隐藏的思想与奥秘。 这种意识与心理的流动, 随着作者笔触的展开,层层深入而清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狂人日记》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另外, 《阿Q 正传》中也有一些精彩的描述。《狂人日记》 给读者的最鲜明的印象就是在创作方法上与传统的小说不同, 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有的是断断续续片段的意识流露,以日记中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心理。杨江柱 (1981 年 )提出“《狂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陶福登也说,对《狂人日记》要“寻求一种不同常规的阅读方法” ,那就是“按照意识流的路子去阅读鉴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