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缅甸风俗习惯
2006-08-14 23:35 文章来源:驻缅甸使馆经商参处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调研
饮食习惯
缅甸人常用米粉、面条或炒饭作早点,也有喝咖啡、红茶和吃点心的。午餐和晚餐为正
餐,以米饭为主食。菜肴特点为油多、带酸辣、味重。常用各种幼果、鲜菜嫩叶作小菜,蘸
佐料吃。进餐时将米饭盛在盘子里,用手抓着吃。随着社会发展,用刀、叉、勺进食者逐渐
增多。
服饰
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 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 统称“笼基”,男裙称“布梭 ”,
女裙称“特敏 ”。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女上衣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场合,男
人多戴缅式礼帽(缅语称“岗包” ,用细藤编胚、以粉红或浅黄色纱巾裹扎而成) 。缅甸妇女
多留长发, 挽发髻, 戴鲜花, 喜爱用缅语称为 “檀那伽” 的香木浆涂在脸上, 有清凉、 防晒、
护肤作用。缅甸人不分男女,不分场合均穿拖鞋,军人除外。
人名
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要在名字前加一冠称,以示性别、长幼和尊卑。对长辈或
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吴” (叔、伯、先生之意) ,对平辈冠以“哥” (兄辈之意) ,对
晚辈则称 “貌”(意为弟弟) 。妇女也同样, 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妇女称 “杜”(姑、 姨、婶之意),
对晚辈或平辈称“玛” (意为姑娘姐妹) 。
宗教
%的缅甸人信仰佛教。缅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教)与中国的佛教(大众
部,俗称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缅佛教徒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
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遇有红白喜事或做生日等,
也常请僧侣到家供斋或到寺庙布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上千年历史,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会
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缅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系。缅为避免宗教矛盾,未把佛教定为国
教。缅一些少数民族信奉其他教派,其信仰者分别为:基督教 %、伊斯兰教 %、印度
教 %和其他教 %等。
皈依礼
按缅甸佛教习惯,男子在成人前,一般从五、六岁起,都要举行剃度仪式,进寺庙当一
次和尚,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为一个星期,这样才算成人,在社会上才会受到尊敬。
缅历新年(泼水节)
缅甸泼水节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为缅历新年,类似我国的春节。泼水节一般在公历
4 月中旬,通常历时三到四天。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相互泼水,
表示除旧迎新。泼水节期间,不论男女老幼,都不会因为被泼水而不高兴,因为泼水节的水
象征着吉祥幸福。 泰国、老挝、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和缅甸东北部的掸族也有过泼水节的传统。
禁忌
1 、 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任何人上至
民百姓,进入佛寺一律赤脚(脱鞋、脱袜) ,否则将被视为对佛教不敬。
2 、 缅甸人忌讳抚摸小孩的头。小孩双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对大人的尊敬。篇二:小议
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传统艺术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cn
小议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传统艺术的影响 作者:刘吉仙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 年第 07 期
摘要:由于近代英国对缅甸的入侵和统治,西方文化在缅甸遗留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
缅甸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传统艺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