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艺术.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艺术.doc

上传人:fxl8 2013/5/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艺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艺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想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跻身于世界文明之列,就需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造就大批的优秀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不仅要靠学校,而且要靠每一个家庭。
为了完成历史赋于我们的崇高使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世纪的人才,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掌握正确的教育原则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是脍炙人口的家教佳话。建国以来,广大家长密切配合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误区。
误区之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
随着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起来越大,有些家长误认为只要孩子学****好,思想品德是无关紧要的。据上海市的调查,92%的家长看孩子的智力,只有8%的家长注意到孩子品德培养。江苏射阳中学,为了让孩子接受艰苦锻炼,组织了“希望之路”夏令营,学生悠悠高兴。可是,出师不远,一些家长生怕孩子受苦,纷纷出动,有的竟用小轿车拦路把孩子强行接走,造成军心大乱,希望之路只好暂停。
误区之二:期望值过高。
某小学的做过一次调查,90%的家长要求孩子上大学,逼着孩子在高考独木桥上死挤硬拚。特别是出生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家长,希望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他们对子女要求特别高。有的孩子在作文中写到:“我回家就像进了监狱,父母是看守,整天被软禁在书房里,放风的时间都很少。”
误区之三:只管养,不管教。
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从小不用教,长大再教也不迟。有的家长送孩子上学时,对老师说:“孩子交给你们,就拜托了,是骂是打随便。”有的家长整日忙于工作,无暇教育子女。有的忙于经商、赚钱,不管孩子。有的父母下班后只顾自己休闲,“斗地主”、“筑长城”、有一个街道,每天晚上有20多桌麻将,有的家长在打牌时,还不让孩子在身后看书,因“书”与“输”谐音,不吉利。
误区之四:过分宠爱
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有一种“蛋壳心态”。对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了”,生怕有个闪失,便过度地保护,过分地宠爱。
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拿得出,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有的家庭虽然经济条件不好,有一种从众的思想,别人怎样我也怎样,认为自己苦点没关系,不要苦了孩子。
这种宠爱,养成孩子“娇”、“骄”二气,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适得其反。
误区之五: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
一提到健康,许多家长都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孩子的身体有无养病。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一个健康的孩子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有的人把它比喻为“人”字,一撇一捺,二者缺一不可。有些孩子,身体很好,品学兼优,但心理相当脆弱,经受不住外界的“刺激”。某初中一位学生干部、三好生,因为在一次晚会上唱歌跑了调,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便觉得无地自容而***。学生心理不健康不是个别的。据某市的调查:有心理行为障碍的小学生约有13%,初中生为10%,高中生为19%。
市场经济竞争的激烈,失败和挫折是很难免的,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否则,就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误区之六:只重分数不重能力。
今年“”前夕,上海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的学生在生活、学****上离不开父母。另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武汉某大学生请保姆料理生活,她说“在家里老爸老妈疼爱我,从小我的衣食住行都是他们管,在学校无法照顾我,我当然要请人帮忙。”父母不能跟随子女一辈子,希望孩子能独立地生活和工作,能事业有成。而有的家长教育子女的做法与期望是大相径庭。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李岗清同志说:“现在的少年儿童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有了这种心情,如果没有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就很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教育子女,家长一定要遵循家庭教育的原则,善于运用教育方法,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先天的遗传和生活、环境、教育的影响,总是千差万别的。教育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学其所好。
孩子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家长道德要注意观察,从中找出孩子最有前途的爱好,加以引导。全国围棋冠军常昊从小有着广泛的兴趣,喜欢玩的东西很多,但家长发现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的路上,跑去聚精会神地看大人下棋。家长就决定发展他的这个爱好,家长亲自教,还让孩子拜名师高手学棋。孩子长进很快,爱好下棋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