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docx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10/1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3 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 13 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在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的过程中,排除了千难万险, 最终到达陕北并与红二、 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的情况,分析了长征胜利的意义。二、: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讲红军故事,搜集、演示长征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1)中央红军长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及初期遭受的严重挫折。(2)遵义会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介绍了会议解决的两大问题—军事和组织问题。2、难点 :正确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胜利的意义。课前教师要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搜集与红军长征有关的图片、 文字、影视剧资料。四、 指导学生回忆、联系已学的四次反“围剿”知识,阅读开题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 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要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13、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来读课本导入框中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 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过,要想理解这首诗,还需学习长征的历史。学生:读诗歌,听教师讲述,整体感知长征。设计意图:通过激情的朗诵,唤起学生求知欲,这样不仅引出本课的课题,并且切入了第一个教学内容长征的开始。(板书课题)出示此课学习的问题:【讲授新课】 13 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板书课题)出示此课探究的问题:一: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二:⑴ 长征出发的时间:⑵ 出发的地点 ⑶ 到达遵义的经过三:⑴在长征过程中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是什么?⑵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大家是怎样理解的?四:⑴数数长征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多少省?⑵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情?五:请为 “重走长征路 ”设计一条路线 …..六:长征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会遇到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 ,我们应该学习长征什么精神 ?作为当代青年 ,我们的人生面临的一个长征 ,应该怎样走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思考、积极学习。教师: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学生:结合问题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同桌之间互相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