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uhuixin1314 2018/10/1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
求量也不断增加。
一、概述
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
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较厚的纯锌层,而且
还生成一种锌一铁合金层。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特点,而且由于具有
锌铁合金层。还具有电镀锌所无法相比拟的强耐蚀性。因此这种镀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
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二、原理
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
1、 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锌—铁合金相层;
2、 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铁互溶层;
3、 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
三、镀锌层厚度
参照 GB/T 13912-2002 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
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 6 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 85 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 70 微
米;
2、工件的厚度小于 6 毫米大于 3 毫米的, 平均厚度应大于 70 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 55
微米;
3、工件的厚度小于 3 毫米大于  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 55 微米,局部应大于 45
微米;
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
四、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
1 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
化→漂洗→干燥→检验
2 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1) 脱脂
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 酸洗
,
采用 H2SO4 15% 硫脲 %,40~60℃或用 HCl 25%,乌洛托品 3~5g/L ,20~40℃进
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 , 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
逸出。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 浸助镀剂
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NH4Cl100-150g/L,ZnCl250-80g/L ,70~85℃, 1~ 2min。并加入一定量的表活剂 .
(4) 烘干预热
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
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 80~140℃。
(5) 热镀锌
要控制好锌液温度、 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引出的速度。 引出速度一般为  米 /min ,
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
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
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并且
容易造成色差使表面颜色难看,锌耗高。
锌层厚度取决于锌液温度,浸锌时间,钢材材质和锌液成份。
(6) 整理
镀后对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采用热镀锌专用震动器来完成。
(7) 钝化
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减少或延长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的
外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