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速度、时间和路程》
沈一小丁优凤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和大量的生活材料,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表示方法。
2、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探究常用数量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速度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复合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中心任务
明明的爸爸要乘大巴到上海去开会从舟山到上海要行驶320千米,爸爸买的车票是7时出发,11时能到吗?
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速度有关的知识。
小组讨论预习单
昨天,我们预习了数学书,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又有什么疑惑,现在和小组里的同学们交流一下预习单吧
预习数学书第53页,完成预学单
1、明明的爸爸要乘大巴车到上海去开会,大巴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8千米,从舟山到上海要行驶320千米。爸爸买的车票是7时发车,11时能到吗?
每小时行驶88千米是大巴车的( ),可以写作( ),读作( )
2、收集生活中有关其它事物速度的描述,记录下来并按照汽车速度的形式写一写,读一读
(1) ,可以写作,读作。
(2) ,可以写作,读作。
(3) ,可以写作,读作。
3、通过小研究,你知道了什么?又有什么疑问呢?
我知道了
我想问
学生讨论学录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
汇报预习单
1、学生汇报
《速度、时间和路程》小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
(1)刘翔跨栏平均速度大约是每秒8米。写作
(2)猎豹奔跑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800米。写作
(3)光传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0万千米。写作
(4)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8米。写作
小结1: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了每小时行驶88千米时大巴车的速度,写作88千米/时。在预习中,同学收集了一些事物的速度,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同学们读一读,并写出这些速度的简写形式。
小结2:在预习中,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随手板书),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自己解答这些问题。
进一步探究
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
从老师记录的问题中来看,同学对速度的疑问是最多的,那么什么是速度呢?谁能来概括一下。
每分,每小时,每秒叫做单位时间,在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就是速度。单位时间还可以是什么?
从“明明的爸爸要乘大巴车到上海去开会,大巴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8千米,从舟山到上海要行驶320千米。爸爸买的车票是7时发车,11时能到吗?”这一题中找出和速度有关联的量。
说一说什么叫时间,什么叫路程?
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出示: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