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舌尖上的台湾:凤梨酥篇(精选).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舌尖上的台湾:凤梨酥篇(精选).doc

上传人:zhangkuan14316 2015/9/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舌尖上的台湾:凤梨酥篇(精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舌尖上的台湾:凤梨酥篇
作为一个零食控,年初去鼓浪屿的时候,买了好多汪记馅饼、babycat的馅饼、还有赵小姐家的凤梨酥,到最后只能叫了顺丰把饼快递回上海。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吃货,一直心心念念台湾的凤梨酥。虽然在上海也偶尔会买来吃,但总觉得吃的都是一个味道。所以这次跟老公来到台湾,就想来尝尝“台湾最好吃的凤梨酥”。
到了这里才发现这里凤梨酥的品牌不胜枚举,台北、台中、台南口味也各不相同。在台湾我们吃了犁记、旧振南、李制饼家、郭禄、佳德,回上海又淘宝代购了俊美、微热山丘、玉珍斋,想着不如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给大家做个台湾凤梨酥攻略。
先来点常识普及——
凤梨,就是我们说的菠萝。开始以为凤梨酥就是用凤梨果酱,外面包上饼皮。后来才知道原来馅里不只有凤梨酱,还会放一些冬瓜。因为冬瓜的含水量高,纤维细密,不粘牙,甜而不腻,和凤梨结合后,大大提升了口感,所以一直保留下来。
据说凤梨酥最早是作为结婚喜饼的,而且个头很大,现在看到的凤梨酥差不多是传统的六分之一。不过这样带起来更方便,吃起来也刚好。路上女儿肚子饿的时候,我就会给她吃一个,刚刚好。凤梨的台语发音叫“旺来”,听着特别喜庆,所以有的店里卖“旺来”,其实就是凤梨酥。
废话不多,就来评一评我们吃到的几家凤梨酥吧,欢迎大家补充~~
犁记:很多攻略上推荐的。走进店里,排队的人好多,有很多日本人。犁记有两种传统口味,凤梨酥和金旺来,凤梨酥选用的是优质凤梨,而金旺来用的是土凤梨。金旺来的口味会比普通凤梨酥微酸一点。不过据说他家有名的并不是馅料,而是饼皮,有一种烘焙清香,久久不散。他家绿豆小月饼和太阳饼真心不错~~
旧振南:旧振南的包装十分精致,好似一块小金砖,被誉为凤梨酥里的LV,价钱也有点小贵。。。据说创立于清光绪年间,也是百年老店了。旧振南选用的是关庙凤梨做原料,关庙凤梨甜度始终,微微带酸。不过它和犁记一样,胜不在馅,而在皮!只是比较容易掉渣,女儿吃得满嘴都是。
郭禄:有个朋友住在桃园,是他带我们去的郭禄,说是从小吃他家凤梨酥和牛轧糖长大的。他家的凤梨酥特别方方正正,不说还以为是cheese cake。一口咬下去,外皮比犁记和旧振南的更紧实一点,凤梨馅不会太甜,而丝丝缕缕的冬瓜又多了两分嚼劲。不像别家要么是皮要么是馅特别出名,他家给人的感觉是皮和馅之间有种微妙的平衡感。桃园十大伴手礼果然有点道理~~
从桃园机场离开的时候,朋友还送了我们几包郭禄牛轧糖,听他说从小就爱吃这牛轧糖,说是纯手工做的。尝了一下,跟我们小时候吃的蓝白格牛轧糖不太一样,是长条形的,奶味更重一些,花生也很多,吃起来不是很甜,反而略带点咸味,我猜大概是花生的味道吧。完全不粘牙,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李制饼家:据说是创立于清光绪年间的百年老店,只可惜传到第二代就分了家,基隆李鹄饼店和九份李仪饼店都是李家正统相传。基隆李鹄饼店是李家大房开的,在台北林森北路开了分店,我们吃的就是这家。赶到店铺的时候,店员已经在收拾橱窗要打烊了,迅速掏钱,买好,走人。
跟别家比起来,他家的包装真心简朴。口味不是很甜的那种,给老人吃蛮好的。不黏牙,只是香气有些不足。下次有机会的话,还想去基隆本店吃吃看呢~~
俊美:台中最出名的凤梨酥之一。饼皮软软的,不会吃得四处掉渣,又不会过厚弄得喧宾夺主。外皮儿和内馅儿之间的空隙,反而让入口之后的感觉更加和谐,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