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1-02-05 08:38:38)
转载
标签:
小学
语文
教学
修辞手法
成语
分类: 教育教学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 反问,设问。(高考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复喻(又名博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分正衬、反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
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重复(注意2者的区分)。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
    定义: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
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
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
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比拟
: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