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
清
电
子
警
察
系
统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3
系统设计意义 3
概要介绍 3
设计原则 4
设计依据 5
第2章需求分析 6
行业现状 6
存在问题 6
产品类型繁多,稳定性较差 6
缺少统一标准,数据难共享 7
信息孤岛剧增,形不成合力 7
发展趋势 7
高清化 7
集成化 7
网络化 8
智能化 8
第3章整体设计 9
前端采集子系统 9
网络传输子系统 10
第4章详细设计 11
系统原理 11
系统工作原理 11
视频检测原理 11
车牌识别原理 13
系统技术指标 15
前端设计 16
前端结构示意图 16
前端系统功能 16
第5章主要设备介绍 22
高清一体化摄像机 22
高清镜头 24
智能交通终端管理设备 25
LED频闪灯 25
系统概述
系统设计意义
在“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的今天,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给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作为智能交通行业的系统集成者,我公司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集、处理、显示及发布交通流参数、事件等动态交通流信息,为城市道路现代化监控系统的建立提供一流的交通信息支持与技术服务。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对道路交通进行有力的治理,既能有效的防止此类交通违章行为,减少由此引起的事故,又能对违章的驾驶员起到威慑作用,促进交通秩序良性循环,同时能将部分交警解放下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警力不足,真正体现向科技要警力的无穷力量。
概要介绍
高清电子表警察系统主要设备由前端信息采集部分,网络传输部分和中心管理部分组成,系统核心设备为嵌入式一体化高清摄像机,该摄像机为我公司自主研发,采用LINUX操作系统,集抓拍、录像、传输于一体,每个车道摄像机都能独立正常工作,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强。从系统、整体的范畴考虑,将交通中的各要素综合考虑,做到人、路、车三者的有机结合,充分应用闯红灯记录系统使交通监控真正实现"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确保交通安全。
设计原则
1、标准化:
闯红灯系统按照公安部相关标准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在采用高清摄像技术方面又进行了功能和性能上的扩展。
2、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由于用户以后的需求会不断增加,系统建设的规模将随之扩大,在设计上,既要在功能上推陈出新,又要兼容旧的系统,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数据传输均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任何一个模块的升级短期内都不会影响到其它模块的正常应用。
3、可用性:
我们的方案在充分考虑用户实际情况,针对大多数用户的需要,设计出可满足各种需要的方案,并充分考虑了人为不可抗拒的其他因素造成故障的可能性;系统采用嵌入式一体化设计,模块化的设计使安装使用非常方便。
4、合理性:
严格以系统工程学及其它先进理论指导设计,使系统的各部分合理配置,有机融合并尽可能的发挥设备潜力和软件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价格比。
5、先进性:
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采用先进设备和软件,使系统具有完备的功能,并且易于升级换代,在保证其先进性的前提下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6、可靠性:
采取选用高集成设备,采用自动检测、自动报警、自动监控和容错等技术来保证可靠性。系统具有防病毒,防误操作特性,有较强的抗干扰、抗静电能力,同时提供数据备份、恢复措施。系统还将提供用户等级权限保护,有效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公路交通安全实施设计技术规范》(JTJ074-2003)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496-2009)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09)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GA/T651-2006)
《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006)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制图规范》(GA/T515-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 670-2006)
《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A/T 5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