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夏天防暑降温、中暑急救小常识
一、夏季中暑的预防
1. 躲避烈日 : 尤其应避免下午 13 点到下午 16 点这段时间在烈
日下行走 , 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 10 倍! 特别
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 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2. 遮光防护: 如打遮阳伞 , 戴遮阳帽、 太阳镜 , 涂抹防晒霜 , 准
备充足的饮料。 需要提醒的是 , 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 , 也应做好上
述防护措施 , 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
3. 补充水分 : 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
后、上午 10 时、下午 3-4 时、晚上就寝前,分别饮 1-2 杯白开水或
含盐饮料 ( 水 2~5 升加盐 20 克)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 因为口渴表
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
4. 充足睡眠 : 夏天日长夜短 , 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 , 可使
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 , 既利于工作和学习 , 也是预防中暑
的好措施。
5. 增强营养: 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 高蛋白、 高维生素 A 、B1 、
B2 和 C。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6. 备防暑药: 随身携带防暑药物, 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
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7. 适时查体: 提倡每年暑期来临前行健康体检。 凡发现有心血管
系统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如何治疗
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器质
性疾病、 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 , 要增强防护意识, 不宜从事高温作
业。
二、入夏常备的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
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准备一些防暑
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1、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
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2、十滴水:能清暑散寒。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
1
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用此药
预防中暑。
3、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 :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
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 表现为感冒、 呕吐、腹泻的患者,
均可使用。
4、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
凉引起的腹泻。
5、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6、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7、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
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8、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9、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
以开水泡代茶饮。
10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
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11、另外,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等对防治夏日
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三、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
1、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
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