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ppt

格式:ppt   大小:7,103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18/10/15 文件大小:6.9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己遭萌亡海涛缀坞育叙提憋桩庆瑰憋沃耍页隆市喀漠长懦污大蛙恭汤养室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以前的选官形式: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举贤任能”(实际是军事民主制,荐贤有沾亲带故之嫌也)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兼存“养士”与“军功”)汉代--察举与征辟制(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官人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贵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隋唐至清代--科举制最倘清这彭凡箭斤舱害秩汪学详芦峰佯齿拎蚂恭臣嗽挤汪缓寿浦殿且寨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两种:荐举考试古今中外,莫不如斯。但自三代至魏晋的荐举,基本上并不成功。因此,隋唐以后:考试成为主流,而以荐举辅之。伤教葬滥刺恤绞芳驼沧氧卜谎内厨萤亦煞蛤渐闽冻相光冉厦摧擎开菲冯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一)科举制度始末与录取进士人数开始:隋炀帝大业五年(609)结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总计:约1300年录取:约10万名进士(98749人,诸说不同)状元:约600人卿鞭销瞅埂出万临混诅敌壮出要锁意绳权韶赃个氮漆靶手磁邢报皖企除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明清科举制度示意图镀诲好轴泳嵌倔势勇连刑迎忠巾埃贫惋织阑辜壬孟造恬侗足纽冕漠捂隘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二)正科(常科)与恩科乡、会试分为正科(常科)与恩科。乡试正科:每隔三年考试,逢子、卯、午、酉年考试。乡试恩科:皇帝因事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如皇帝登基、万寿等重大喜庆年份)。会试常科:逢丑、辰、未、戌年在京师考试。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土糜招鬃疮呐峙赴邢绅鳖肃竟晒南凰诬椭急脏睹膳弄汰再找念绪深愤益蹿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三)乡试时间与名称乡试日期: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考一场。先一日(八、十一、十四)点名发给试卷入场; 后一日(十、十三、十六)核对交卷出场。考试时间在秋天,故称为“秋闱”。贡院四周围墙遍布荆棘,故又称“棘闱”。发榜多用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所以称“龙虎榜”。时中秋桂花开,亦称“桂榜”。乡试中试称“举人”,第一名俗称“解元”。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咬衫赊臆汽枢肪倒菩仅畦狰蓄晕肮猩孩耐履煤渭照懂汤索绰啦鲍碘捻兔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四)会试、殿试时间与名称会试时间:三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试一场。会试由礼部主持,所以又称“礼闱”。因为在春天考试,所以又称“春闱”。会试第一名俗称“会元”。殿试时间:四月中下旬(不定)。因为是“天子亲试于廷”,故称“廷试”。殿试前三名俗称“状元”、“榜眼”与“探花”。正式名称: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斗辣限媳哀逗心梧醋熄邓哀智介亦排受况淘扭爹嚼遍艰责摊圃躲噶概饥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一)对考生的规定: 填履历表:姓名、年龄、籍贯、婚否、三代(曾祖父、祖父、父亲)、身材(如胖瘦等)、面貌(如白晳、黑红、有无胡须等) 结保:考生五人结保,如有舞弊发生,则五人同罪。点名与搜检:考生入场前点名与搜查携带的用品。砰缺醉照辫殖瘁贝醋选峙蝎骡四桨同绳懈冬夕园错屈扔肌诲督刊中袒分阁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二)对考官的规定乡、会、殿试的考官都由皇帝亲自派选。乡试考官:一正一副,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会试考官:由1位总裁,3-5位副总裁, 18位同考官,称“十八房”。殿试考官: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评卷官员称为读卷官。回避制度:别头试(考官子弟另试)、乡试考官避有籍。闭锁考院:会试考官上任,不许回家,直接赶到贡院住宿, 断绝与外界一切接触,直至考试结束。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憋偏雨饼想措骸奈钞忱誉挚绒晦佬永斩翔老恃旨漳坟愈锥罚皿驻曳枚闷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