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养殖场各项管理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殖场各项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殖场各项管理制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养殖场各项管理制度
养殖场动物免疫制度
1 、对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强制免疫。
2、坚持常年按程序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3、对新补栏畜禽要及时补免,对饲养周期短的***、肉鸭、育
肥猪等要加强免疫。
4、重大动物疫病以外疫病的免疫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免疫
的必须按程序免疫。
5、免疫时必须规范操作,按要求更换注射针头,并做好各项消
毒工作,防止人为传播疫情。
6、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按不同疫苗贮存运输要求进行操作,保证
疫苗质量。
7、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确保免疫质量。
8、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免疫畜禽必须配带免疫标识。
9、对调运的种蛋和未达首免日龄的仔猪、雏禽应标明相关种畜
(禽)的免疫情况。
动物养殖场畜禽标识制度
一、新出生仔猪,在出生后 30 天内加施畜禽标识; 30 天内离开
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二、猪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 从外地引进的生猪需要再次加
施畜禽标识,在右耳中部加施。
三、生猪的标识严重磨损、 破损、 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
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四、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运出养殖场。
五、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动物养殖场产地检疫申报制度
一、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动物养殖场的动
物在离开养殖场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
二、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出场时应提前 2 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
督部门申报检疫。
三、申报检疫的动物必须经强制免疫和佩戴动物标识后, 方可申
报。
四、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疫人员检疫合格
后方可出场。
五、运输动物的车辆装载前和卸载后应清洗消毒, 并取得动物运
载工具消毒证明。
六、未经检疫的动物禁止调离本场, 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实行隔离
观察、治疗。
七、申报产地检疫数作为项目申报核定出栏数的重要依据。
八、违反上述规定将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动物养殖场养殖档案制度
一、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制度,载明以下内容:
1、生猪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
期;
2、饲料、 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 名称、 使用对象、
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生猪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生猪养殖代码;
二、饲养种猪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
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三、生猪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 个体
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
一、装卸动物、动物产品的车辆在装前、卸后要严格按照《动物
防疫法》的要求开展消毒工作。
二、动物及动物产品要严格按照 GB16548-2006 进行消毒。
三、存放动物的圈舍、动物的屠宰车间,每天坚持清扫、 消毒一
次。
四、对规模养殖场、 散养户必须要按照固定消毒管理流程进行严
格消毒。
五、对进行无害化处理工作人员、 服务、污染场所进行严格消毒。
六、要规范使用消毒药品,领取、配置应有记录,手续齐全。
养殖场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一、经营场所、养殖场(户)必须制定无害化处理制度。
二、检疫中发现的疫死畜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