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第一个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和修改.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个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和修改.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10/1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个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和修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个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和修改
2004 年,铁路中长期规划顺利获批,在这个规划指导下,我国有序地开展了铁路建设。2008 年,根据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形势,也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又对2004 年的铁路中长期规划进行了修订。
现在14 年过去了,我国的铁路技术和运营状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7 年重新制定了新的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原定的四纵四横铁路客运专线扩大到八纵八横。
如今,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一、铁路中长期规划的编制程序
按照制定重大经济发展规划程序的要求,通常行业规划首先由行业主管部门做大量的基础工作,拿出规划的初稿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做好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衔接,综合平衡考虑。
例如,铁路是包括水运、民航、公路等在内的综合交通运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做好衔接,合理配置。铁路承担着大宗货物的运输任务,煤炭产量的一半、十几亿吨煤炭要靠铁路运输,必须与煤炭需求增长情况相衔接,做好煤炭产地和消费地的铁路建?O规划。做好煤炭运输大通道的规划是铁路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铁路还承担着粮食、矿石、农用物资的运输任务,也必须与这些经济部门的规划布局相衔接。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货物量迅速增长,铁路也必须与主要外贸进出口港口做好规划衔接。与周边国家的铁路系统相联结也是新的对外开放形势下铁路规划必须考虑的内容。同时铁路还承担着兵员运输任务,如每年的新兵入伍和复员转业军人运输等国防动员的公益性任务,与国防建设密切相关,这需要在更高的宏观层面来做好综合规划。这就是为什么重要行业规划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基础上,要报国家发改委综合平衡、衔接才能形成向国务院的报审稿,由国务院最后审定的原因。二、铁路中长期规划的编制背景
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衡,铁路作为最重要的公共交通之一,一直承担着大宗商品、人流的主要运输任务。不仅是改革开放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如果说能源还有在经济发展低迷时供应相对宽松的时候,铁路运输则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铁路一票难求,春运不堪回首的拥堵状况相信过来人都记忆犹新。
因此火车晚点、服务差、地下黑票横行是常态。每年煤炭订货会如骡马大会,其实分配的不是煤炭供应量,而是能不能拿到铁路运力。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越来越不堪重负。
同时,铁路还承担着兵员调动、大学生寒暑假半票、抗灾救灾等公益性任务,所以又被称为准军事部门。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很难计算,计划经济色彩浓厚,投入不足,欠账越来越多。以和公路建设比较为例,改革开放后公路从交通部下放到地方,允许多种所有制投资公路,公路每年的投资达到4000亿元。而铁路投资资金来源单一,靠铁路自身经营收入投资几乎为零。,粮食等运输还免征铁路建设基金。按当时的运输量,一年可筹集四五百亿元,还要有一部分以新还旧,实际能投入铁路建设的也就三四百亿元。再加上每年发的一部分债,贷点款,每年能投入铁路建设的只有500多亿元,只有公路投入的1/8。
同时,我国的铁路技术虽然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国际比较十分落后,电气化铁路和复线比重很小,铁路机车车辆普遍运行速度在每小时几十公里,车厢以蓝皮车为主。而日本自1964年就有了引以为傲的速度达每小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