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保定民俗.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定民俗.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8/10/1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定民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保定的民俗文化
中文系12广告许姗姗 201240126205
民风民俗是彰显地方文化的标志,所以每个地方的民俗都不一样。即使是相邻的两个城市,也会多多少少有些不同。而我的家乡——保定也如此。
保定的年俗——吃饺子:
按照保定人的风俗,这其中意义最大的当是大年初一的这顿饺子。因为这是未来一年全家人的第一顿饭,除去“团圆”的意义之外,由于把各种吉祥的东西都包到了馅里,吃这顿饺子还有“招财进宝”,“包”住一年的“福”,福不“外流”的寓意。所以按照风俗,不仅这顿饭必须在自家吃,而且不能有外人,甚至连已结婚的闺女也不能回娘家来吃(过去是怕嫂子弟媳不高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已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的歇后语,就是这样来的。
还记得小时候为了给初一这顿饺子增加更多的寓意和欢乐,母亲在包饺子时,会暗暗在一两个饺子中包上个水果糖、大枣、花生、栗子之类的东西,说是谁吃到了谁的福大。开饭时间不长,肯定会有个人带着惊喜的表情报告:“我吃到了!”这报告,也给团聚在一起的全家人带来了欢乐。这种欢乐,在外边的饭店吃人家包的饺子是体会不到的。
端午节****俗
包粽子:保定民间用苇叶包粘米(黍米)棕子,以飨屈原。粽子为棱形四角形,棕子内放大枣或豇豆、绿豆等。吃粽子除为节日改善生活外,还有传授历史知识,怀念忠臣之意。
缠五彩线:初五早晨,主母们为了避邪,用一束五采线挽在儿童手腕或脚脖上,鲜艳夺目的线圈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节后下雨时,再把线圈剪下来,抛入雨水中,传说可将百病冲走,祝儿童健康。插艾叶香草五月初五,妇女们采摘新鲜的艾叶和香草,悬挂于门窗,蚊虫闻香草气味,远而避之。
剪葫芦:端午节前,手巧的妇女应乡邻之托,用红纸或红布剪成奇巧的葫芦图案,各家取回,初五早晨贴在窗上或屋门上,或让孩子带在身上,驱邪避虫。
“做饭离不开灶,看戏看老调”
“做饭离不开灶,看戏看老调”从保定一带流行的这句民谚。就可知老调戏是多么受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了。在老调的发祥地安新、高阳还流传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农民边唱老调,边在地里的井台上摇辘辘汲水浇园。恰逢一行人问路,那农民没停止唱,用手指路,手一松开,下沉的水罐坠得辘辘把将那农民打倒在刚浇过水的地上。那农民竟顾不上疼和浑身的泥水,躺在地上接着唱。那问路人也顾不上问路了,合着那躺在地上的农民也唱了起来。待他二人把没唱完的一段老调唱完,问路的才问路,指路的再指路。由此可见人们对老调是何等痴迷。
老调,又称老调梆子,是河北省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它的渊源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时期。在保定东部有著名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是大清河、子牙河、潴龙河、瀑河、唐河、拒马河、、孝义河和府河等九条河汇流而成,俗称“九河下梢”。在白洋淀一带农村流行一种被称为“时尚小令”的民歌俗曲,因流行在大清河等九条河流以西广阔地区,当时白洋淀称西淀,故称“河西调”。在清初,又吸收保定一带流行一种名为“保定木板大鼓”的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