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MAC是在一些局部麻醉或根本不需麻醉情况下,需要专业麻醉医师提供特殊的麻醉服务,监护控制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适当给予麻醉药或其他治疗。
实质
介于全麻和局麻之间,镇静/镇痛与(或不与)局部麻醉结合的一个新领域。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5年,历经20多年,MAC的出炉和多次修正无不体现了社会进步、麻醉工作的艰辛和ASA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SA的工作既规范了MAC的技术标准、为其准确定位,又为拒绝付费消除了障碍。当然,十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同时也表明,如果管理不当,MAC期间同样可以引起死亡和永久性脑损害,给病人造成的损伤及其赔偿金额并不亚于其他麻醉方式。我们应当切记MAC所需的麻醉警示程度应达到顶点,而绝非是起点。
监测下的麻醉管理技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而不是麻醉药理学中的那个MAC(其定义是在一个大气压下有50%病人在切皮刺激时不动,此时肺泡内麻醉药物的浓度即为1个MAC)。
随着新型静脉麻醉药物的出现以及手提监护仪的完善使得麻醉医生开始走出手术室工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支丙泊酚、一台微量泵和一台便携式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使得大多数的患者免除了胃镜肠镜检查之苦,以及人工流产以及各种短小手术操作的病人。走出手术室,到各个诊疗场所实施麻醉,已经成为临床麻醉领域的有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在有些单位,甚至有了专门给胃镜检查病人实施麻醉的专职麻醉医生。
(以下是查到的有关资料)
现有能够将上述工作包含在内的专业名词包括: 根据工作场所定义的门诊麻醉(outpatient anesthesia)、手术室以外病人的麻醉(anesthesia at remote locations);根据工作特征定义的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以及监测下的麻醉管理技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清醒镇静”由于事实上麻醉操作的难度使其难以被麻醉医生所接受,因此作为专业名词已基本废弃,这一名词的出现也许更多地在于临床医生对于麻醉时间的一种理想追求。取代“清醒镇静”一词的是“监测下的麻醉管理技术”,也就是另一个“MAC”,但不管英文表述如何,从汉语角度看,这一专业名词十分拗口,也很难给我们的其他专业同道以及病人进行简单的解释。从包含的内容看,这个新的MAC也过于宽泛,将为所有接受局部、区域麻醉或未用局部麻醉技术的病人所提供的监测和镇静及镇痛技术统称为MAC,很容易和过去的麻醉监护归为一类,而实际上这里的许多工作尤其是面临一些复杂病情的患者时,麻醉医生的风险丝毫不亚于手术室内任何一个复杂的常规麻醉。而如果以“门诊麻醉”或“手术室以外病人的麻醉”来进行专业归属,除了难以定义目前各科工作的特点之外,其特定的专业内涵也难以得到体现。
现实情况是,国内外的麻醉教科书往往同时出现“门诊麻醉”、“手术室以外病人的麻醉”以及“监测下的麻醉管理技术”这三个章节,无论从内容上推敲还是从实践上考虑,三部分的内容都有诸多重叠,其逻辑上的混乱也给现行麻醉教育带来了诸多难题。
如何能够守住本应该属于麻醉领域的这块儿阵地,并取得行业和同行认可,需要我们麻醉界仁人志士的高度责任感和具体的行动。
国外现有的资料已经能给诊室麻醉一个基本清晰的专业轮廓:
一、诊室的环境和布局
提供诊室麻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