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米娜餐厅“手语”让就餐更有趣儿.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米娜餐厅“手语”让就餐更有趣儿.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10/16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米娜餐厅“手语”让就餐更有趣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米娜餐厅“手语”让就餐更有趣儿
“米娜”开在北京通州宋庄画家村,不在繁华热闹的主路上,而是在一片看似农家的院落里。专门由聋人当餐厅的服务员,那是因为餐厅的主人苏青和米娜是纪录片导演,纪录电影《手语时代》和《白塔》演绎出了米娜餐厅。2008年开业至今,不但聚拢了不少来这里吃饭的常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远道而来的食客,正是应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
艺术与美食巧妙融合
米娜餐厅用红砖垒的院墙、月亮门,质朴无华,近乎农家院却又非传统,设计理念隐含着“不可居无竹”,竹子给空间添一抹绿色,令人有通风、透气的自然感受。阳光房虽然是玻璃、阳光板、钢铁构成,但外观是传统民居,不过用了两层通风,较大程度地改善了热效应的问题,还选了当地枣木做门把手。由手绘瓷板设计的、专门烧制了的户外大型餐桌,使艺术与美食巧妙地融合,令其既有简单朴素的外观又有优美雅致的细节。如今,这些手绘陶瓷板已成为了艺人的孤品,米娜餐厅迎来送往的文化人、文化名流不少,布衣百姓也很多,他们才有幸赏到“芳容”。
餐厅的服务员全部是有听障的聋人,他们年轻且充满活力,在餐厅饭点儿、忙碌的时候,脚步轻盈地在整个餐厅穿梭,为客人服务。不同于其他餐厅的是,他们几乎每人不离手地拿着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还有一支笔,这不是为点菜准备的,而是用于写字,方便与客人交流与沟通。菜谱用的是iPad mini,时尚方便,客人只需划拉着在上面挑选菜品,选好后
“注视”地看一眼身边的服务员,轻点一下菜品,她或他就记下了,遇到要哪种口味的,比如:辣、微辣,还是不辣,或者有没有忌口什么的,服务员会迅速递给你一个纸板,同样点一下你的选项即可。这种形式特别适合我,因为我就是那个最懒得报菜名的食客,在外吃饭图的就是放松、省事儿。
有一位很忙碌的女服务员很惹眼,听老板介绍得知,她是店长,叫芳芳,漂亮且透着一股子灵气。曾经是个舞蹈演员的芳芳,出演过干手观音,从艺术团退役后就来餐厅工作了,甜美的微笑,热情周到的服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餐厅还有一道菜品名就叫“芳芳豆腐”,如芳芳本人一样,很受欢迎。
许多来这里用过餐的人都有“米娜餐?d”的公众号,餐厅开展的各种活动,都可以从上面及时获得消息,赶上自己喜欢的演出,就会带上家人朋友来这里边吃饭,边看演出,惬意与欢乐并行。
餐厅有一个特殊的假日,是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关门大吉”,这是餐厅工作人员集体活动日:去博物馆参观、看电影、大家一起开车外出旅游等,展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默契,也绽放出他们的青春与活力,若没看公众号的预告,就有可能到了这里吃“闭门羹”,这也是“米娜”与众不同的地方。
手语、传条
餐桌前的悄悄话
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需要很多年的学习和交流,给聋人安排就业是很困难的,有些单位遇见上门求职的聋人,采取的态度就是给点钱,回家待着,可聋人也要接触社会,也有与人交往的需求。苏青有个哥哥,小时候因病用药致聋,因此他特别理解这个群体,生活的环境,使他学会了手语,在家成了爸爸妈妈与哥哥交流的翻译,这种生活经历致使日后他导演的《手语时代》就是以聋人就业为主题的影片,之后,他和米娜商量,开个餐厅,要吸纳那些有听障的人来这里就业,他们做到了。
餐厅刚开业时,可忙坏了苏青,买菜、招呼客人、安排餐厅的音乐演出,还亲自上台弹吉他,他一个人既要跟客人沟通,又要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