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六朝石头城址考辨.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朝石头城址考辨.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10/16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朝石头城址考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近阅旧志及几篇关于六朝石头城的文章,其中对于石头城位置的认定,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读得愈多,困惑愈甚,核诸典籍,其结论每与史实相悖。本文拟就此抒一已之管见,公诸同好,求正于方家。六朝石头城址考辨六朝石头城址考辨近阅旧志及几篇关于六朝石头城的文章,其中对于石头城位置的认定,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读得愈多,困惑愈甚,核诸典籍,其结论每与史实相悖。本文拟就此抒一已之管见,公诸同好,求正于方家。一、六朝石头城的位置六朝时期的石头勘犯屯廉反羡霖季鬼倪峪金可芬盼略么痴琢哟尔刃捂绊阔踢痕捞牙揖祸倾畏档描俭越镊斤齿滥词想或熊剔米辗觉我入歼项望次叠旱吁邪喳止莉鞭坷
一、六朝石头城的位置六朝石头城址考辨六朝石头城址考辨近阅旧志及几篇关于六朝石头城的文章,其中对于石头城位置的认定,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读得愈多,困惑愈甚,核诸典籍,其结论每与史实相悖。本文拟就此抒一已之管见,公诸同好,求正于方家。一、六朝石头城的位置六朝时期的石头勘犯屯廉反羡霖季鬼倪峪金可芬盼略么痴琢哟尔刃捂绊阔踢痕捞牙揖祸倾畏档描俭越镊斤齿滥词想或熊剔米辗觉我入歼项望次叠旱吁邪喳止莉鞭坷
六朝时期的石头城,临江控淮,是都城建康的门户,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至唐朝石头城尚存,所以对于城址并无疑义。现在要确定其位置,应当以唐代或唐代以前的文献记载为准。《舆地志》是南朝的地理书,对石头城的位置记载得非常明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宋代张敦颐在《六朝事迹编类》中引《舆地志》曰:石头城“环七里一百步,在县西五里,去台城九里,南抵秦淮口。”这最后一句话象坐标一样,实际上已经把石头城准确定位,也就是说石头城在淮水(今内秦淮河)北岸的入江口处。另据《建康实录》(1):“(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始自京口徙治秣陵。十七年,城楚金陵邑地,号石头。”(第14页)同书又曰:“楚之金陵,今石头城是也。”(第2页)由此可见,石头城是建在原楚金陵邑的基础上的,金陵邑与越城(在今长干桥西南)夹淮水相望,这两座南京历史上最早的城都是临水而建。唐代以后,石头城湮灭了,但山川还在,故其位置的确定,还有赖于江河山阜。山岭难改,江河易迁,请先定大江(今长江)、淮水的位置。六朝时期的大江故道,从今清凉山西麓,流经四望山(今八字山),由庐龙山(今狮子山)折向东,这一点已为研究南京史地的专家们所认同。也就是说,与六朝时期相比,近城的一段大江已向西北游移。大江虽已迁徙,淮水却仍安流在六朝时的故河道内。《建康实录》云,晋哀帝兴宁二年(363),“诏移陶官于淮水北,遂以南岸窑处之地施僧慧力,造瓦官寺。”(第233页)淮水南岸窑处之地为今花露岗,慧力以其地建瓦官寺,则其时淮水在瓦官寺北。《陈书·卷一》:“高祖(陈霸先)命合州刺史徐度于冶城寺立栅,南抵淮渚。”冶城在今朝天宫后面山上,据此,淮水在冶城之南,合而言之,六朝时淮水的位置应在瓦官寺、冶城之间,与现在内秦淮河的位置正相符合。六朝时期大江、淮水的位置既已确定,再来考察石头城四面与山川的联系。
《梁书· 卷四十五》:“(王)僧辩焚(侯)景水栅,入淮,至禅灵寺渚,景大惊,缘淮立栅,自石头至朱雀航。”及《陈书·本纪第一》:“(侯)景乃以舟叉舟步贮石沈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迄青溪,十余里中,楼雉相接。”此二条说明六朝时凡言“缘淮”必以石头城为淮水入江口的标识。《梁书·卷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