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墩头《陈氏族谱》.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墩头《陈氏族谱》.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1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墩头《陈氏族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墩头《陈氏族谱》
魏颖源记略
    陈氏舜后也。舜生于姚墟(在今山西省蒲州府永县),称姚氏。后居妫汭(二水名,在永济县首阳山下,南曰妫,北曰汭)以汭为姓。禹受禅,对舜子商均于虞城(今河南省归德府虞城县),思其裔也。佐少康中兴,三十二而周有天下,武王封妫满于陈(今河南省旧开封府以东南至安徽亳州皆其地,春秋之季为楚所灭),以奉舜祀,谓之胡公。今汴梁(即河南开封府)之陈州(府名春秋陈国,汉淮阳国,隋置陈州,清升为府属,河南民国废,今淮阳县其旧治也)颖川地也。支庶封于越(国名春秋之季灭吴奄,有江苏、浙江及山东之一部,后为楚所灭)之会稽(郡名今江苏东部、浙江西部皆其地)。故名其邑曰上虞(县名今属浙江会稽道,舜避丹朱于此),曰余姚(县名亦属浙江稽道)。九世而陈公子完奔齐(国名周武王封太公望于齐,战国初,其臣田氏篡国,为七雄之一地,当今山东省)。始以国为姓,称陈氏。既而食邑于田,改姓田氏。后竟代齐称王,传十五世,并于秦。其子孙有仍称田氏者,有称王(按王姓通志所载,京兆河间之王出于周文王第十五世毕公,高此姬姓之王出于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于汲郡者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广韵所载,有二十一王,太原琊尤著。其余又有虞姓及赐姓,冒姓者族系甚繁,各地皆有之)氏者,谓先世故王家也。有复称陈氏者,故王莽以妫、姚、陈、田为宗室,不婚姻,其居颖者,亦皆以陈为姓焉。据古史轸,齐王之后为楚相,封颖川侯。因颖徙川(郡名秦置,今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以及禹县至阳武各县,皆是治翟韩都世)。传十世而生文范先生,讳实,字仲弓,为颖川功曹,又常宰太邱,称陈太邱。子曰元方、季方;孙曰长文、孝先,咸以学行世。其家,每公门征辟,羔雁成羊,后世谓汉之陈。与唐之柳,参拟风概,足以历俗,虽贵阀不得并焉。自晋而后,族益繁衍,蔓延于天下,而东南尤多,谱牒散阙,其详不可得而考矣。江左(谓长江以东之地即今江苏等处)之陈,得之唐史献文,先生季方,生青州刺史忠,忠再传生晋太尉准,准生伯轸,渡江居曲阿(县名,即今江苏省丹阳县)。又再传徙吴兴长城下若里,南朝高祖武帝之祖也。隋克金陵,陈氏迁长安(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仕宦遍于中州,而疏族仍居江左。唐之中叶,宰相夷行,字周道,亦江左之粮。无忘先业,重报本追远,切于身家者也。尔毋视为轻易,兢业是承,则吾头望慰矣。
明永乐十年孟春望日书。
魏世代迁居略节
    自南宋开禧元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