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如何改变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改变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5/9/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改变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改变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现状,并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相符之处,还提出相关有效的解决措施,让工程造价管理能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管理改革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210-02
前言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对于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始终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时时要有控制投资的经济头脑,充分利用和认真分析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1 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不相符的现象
建筑工程造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的经济权益所进行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和符合政策及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如下:
(1)政府政策性影响较多是造成“三超”的重要客观环境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一般由价格机制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政府直接决定价格、管理经济,政府职能更多地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引导投资、生产等经济行为。
(2)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主要表现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事前主动控制小,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有的建设项目既不编制,也不上报审批。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而且给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提供了条件。
(3)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基础工作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有指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的概算定额和指标,各有关部门有所规定,但其来源不畅通;对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缺少地方有关的具体规定;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还不能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以指导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
(4)片面强调计价依据的市场化,忽视计价依据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历来重视实施阶段的造价确定,不重视造价的有效控制。
2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纵观前几个方面的情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1)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按照我国目前的计划模式。即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分别计算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无论是确定还是控制造价都是以统一的工程建设定额为依据的。因此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中,定额管理体制是其核心内容也是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处。定额管理制度的改革,从定额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定额是在我国建国后计划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和成熟的。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投资体制的集权管理模式,政府既是宏观政策的制订者,又是微观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因此计划色彩浓厚的统一定额就能够为政府进行宏观的投资调控和微观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有利的方法和手段。
(2)统一定额的存在依赖于投资主体的一元化而忽略市场的调节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