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电视摄像拍摄画面基本要领.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视摄像拍摄画面基本要领.doc

上传人:aena45 2018/10/16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视摄像拍摄画面基本要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拍摄基本要领
  电视摄像是一个具体实践的过程,特别是科教电视节目,是需要摄像者拿着摄像机走入生活、走进社会、深入自然去记录场景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将摄像技术的理论知识,自然场景、操作能力以及自己的拍摄意图有机糅合的一个过程。因此,作为电视摄象人员,不但要对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和手段有相当的了解和熟悉,同时也要能够对摄像机进行熟练的操作和控制,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将场景和自己的意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满意的画面。
    较好的电视画面,不仅可以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同时也能为后期剪辑工作带来更好的便捷性和更大的辅助作用。而较好的电视画面的获取,首先要能够熟练地操作和控制摄像机,要达到这一点,除了要学会正确使用摄像机,熟悉摄像机的性能外,还要在使用摄像机拍摄时注意对摄像基本要领的把握。
    从电视摄像专业角度而言,摄像操作的基本要领可概括为“五字诀”,包括“平”、“准”、“稳”、“匀”、“清”五个方面。在本节内容中我们将全面学****这五个字在电视摄像操作中的基本涵义。
     
    海平面、地平线等自然景物具有明显的水平特征。“平”是指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等一定要与取景框中的水平边框保持平行,同样的,在拍摄电线杆等具有垂直线条的物体时,一定要与取景框中的竖直边框平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拍摄出来的画面最终在显像设备上观看时有正常的水平和垂直。如果我们拍出来的画面中水平线不水平,或垂直线不垂直,或画面中的人或物向一边倾倒,这种“七扭八歪”的画面,通常来说,观众从视觉感受上是难以接受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镜头都要求符合“平”的要求,例如,有时为了表现混乱,镜头是可以刻意倾斜的;还有一些MTV节目,也有因为需要而不保持水平的。
    要使画面效果符合“平”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借鉴经验:
    (1)能够使用三脚架拍摄时,尽量使用三角架。在架设三脚架时,借助于三脚架上水平仪的汽泡将三脚架调平。方法上可以调整三脚架支撑点的高度,也可以调整三脚架三条腿的长度,使汽泡水平仪内的小汽泡正好处于中心位置点上。
    (2)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采用肩扛摄像机进行拍摄时,就要借助寻像器荧光屏上画幅的4条边框。因为人的肩膀是大约15’的斜面而不是平面,所以用肩膀找水平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必须要用寻像器的边框来找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正面构图时,大部分景物的水平线可以和寻像器的横框平行;但采用斜侧面构图时,物体水平线往往与寻像器的边框形成“夹角”,这时,就不能依照物体自身的水平线,而要借助于物体的垂直线来与寻像器的竖边框平行,从而获得水平的效果。
    (3)当拍摄角度过大时,用三脚架和肩扛拍摄都难以实现时,还可以利用景物中的线条来把握画面的水平。例如,拍摄广角镜头时,画面中是明显的***效果,这时就应该找画面的中轴线来把握画面的水平了。
      
    对于运动拍摄的镜头通常可以把一个镜头的拍摄过程分为起幅、运动、落幅三部分。起幅是指镜头开始的画面构图。落幅是指镜头结尾的画面构图。运动是指技巧运用过程。“准”首先是指画面起幅、落幅、表达内容、镜头聚焦等都要准确无误。画面构图准确,曝光控制准确,光圈和快门设置准确是摄像基本技能。虽然摄像机都设有最先进的自动曝光控制,但使用自动曝光,会使拍摄的画面缺乏应有的表现力。比如拍摄烛光晚餐,会导致画面很亮,完全没有了烛光晚餐所追求的浪漫情调,破坏了画面的意境。其次,拍摄上广义的准是指拍摄对象、范围、起幅落幅、镜头运动、景深运用、焦点变化、画面表达内容、镜头用光、色彩还原等等的准确。
    例如,在运用摇摄和移摄技巧时,起幅和落幅画面内容是充实的,但摇移运动过程中画面却缺乏实在的内容,甚至是空白,根本没有表现主题的画面内容,这就造成了“空洞无物”的感觉,这就是不准的一种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拍摄者违背了摇摄、移摄的基本规律,把两个互相之间缺乏必然联系、本来应该分别拍摄的画面,硬要用摇、移手法连在一起,这样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   
    准的要领没有掌握好的另外一种表现叫做“犹豫不定”型。“犹豫不定”是指在运动摄像时,推、拉、摇、移的落幅位置不准确,有的未运动到位就落幅,当感觉到落幅未到位,就接着再往前运动一点;有的拍摄摇镜头落幅过了头,一发现过了头,就赶紧往回摇一点。这种情形,反映了摄像者在运动摄像寻找落幅位置时,“犹豫不定”的心理状态。防止运动摄像落幅的“犹豫不定”,最好是开机录像之前先用演****的方法来找准落幅的位置,之后再正式开机录像。
    第三种不准的画面表现是“主体游移”。拍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游移不定,甚至出画,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处于运动中的拍摄主体取景范围过小,致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