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黄冈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冈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3/5/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冈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冈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黄冈市农业局 2010年7月26日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为加强这一时期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我们将抢抓全省“两圈一带”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不懈地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健康发展之路,实现黄冈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腾飞。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广泛,板块建设带动了结构调整,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产品供应充裕,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步明显,依法治农更加规范,农村能源清洁工程全面推进,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改善,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
大幅增长。“十一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农业和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十一五”是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农业增加值将达到23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19亿元;农业总产值(可比价),比“十五”,%,其中,种植业产值174亿元,比“十五”末增加75亿元。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种植结构由单一的粮食型结构向粮、经、饲多元效益型农业结构转变,多种经营作物种植面积由240万亩扩大到300万亩。农业内部结构由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农业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发生倾斜,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产品优质率不断提高,优质稻的种植面积达到了85%;油菜双低化率达到了95%;其他经济作物的优质化率均在65%以上,比“十五”时期分别提高了15%左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快速发展,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共申报各类标示品牌500个。
——农业板块经济初具规模全市通过大力实施“五带十区”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沿江县市区以速生丰产林和水产产业为主,中部县市以粮食和油菜产业为主,北部山区县市以板栗、茶叶、桑蚕为主的“三带三块”产业板块布局。同时,每个县市都基本形成了一县一特,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
黄州的蔬菜、蕲春的药材、英山的茶叶、罗田的板栗、红安的花生、麻城的黄牛、浠水的牲猪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地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到“十一五”末,全市多种经营基地种植面积将达到690万亩,其中万亩以上连片基地50个,65万亩,千亩以上连片基地420个,130万亩。全市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300家,产值过500万元的200多家,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值约100亿元。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2家(国家级1家,省级l2家,市级l9家),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引进的国内知名企业为核心,以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以民间小型加工企业群为支撑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格局。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步明显以市农科院为依托,选育了优质农作物新品种7个,农作物新组合13个,共争取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及课题618项,经费2000多万元,该院培育的金优28开创了全省优质稻米质达国标一级的先河。全市基本实现了农作物品种三年更换一次的目标。水稻棉花轻型简化栽培、小麦花生免耕栽培、双低油菜保优栽培、蔬菜无公害栽培、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标准化种养、高产高效模式等实用先进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知识电子信息平台进村入户,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大幅提升。
——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进一步加大对我市的投资力度,实施了优质粮油产业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种子工程、沃土工程、农村能源清洁工程、高产农田、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基本建设项目,全市种子繁育加工,动植物保护、农产品服务检测手段进一步改善,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有了较快发展。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增收门路不断拓展,农民来自二、三产业收入比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回乡创业,带动致富一方,成为继打工收入增收的新亮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0元,较2005年底增加1493元,增幅达56%,结束了全市农民收入长期低速徘徊的局面。
“十一五”以来,全市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脆弱,抗灾救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