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外传记第一课杜甫.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外传记第一课杜甫.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1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外传记第一课杜甫.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教学提示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伟大诗人杜甫的人格抱负及其创作心境,体会诗人关注民
生、感时忧国的情感,忍耐和承受艰难、不懈地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对文学
性传记的真实性特点,有大致的了解。
这篇传记学术性强,牵涉到许多历史事件,学生阅读可能有困难。阅读之前,教师可
以适当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历史课相关内容,简要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安史之乱等 ),但
提醒同学主要精力不要放在对历史事件的讨论上, 而应放在大致了解杜甫的文学生涯及诗人
在“万方多难”中生发的诗歌创作上,体会杜甫的人格追求。
为引起学生对这篇传记的阅读兴趣,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布置学生回顾在课上或
者课外读过的杜甫的诗,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出发, 尽力想像诗人当时的生活与创作状况,
看能否回到历史现场,设身处地,找到一些历史的感觉。然后,在传记的阅读中“印证”和
丰富自己原来的想像。第二,是用“互文阅读”法,即让学生将他们已经学过的杜诗 (或者
《杜甫传》中引述的诗 ),与传记中相关的记载作比较阅读, 加深对作品 (传记与杜诗两方面 )
的感悟与认识。 注意,这些都是必要的铺垫, 是为了读懂传记,引起对杜甫创作生涯的关注
与兴趣,更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对杜甫的人格、文品的探究。
这一课相对难度大一些,也可以先选读其他几课,把这一课调换到后面。
思考与探究
第一题 要求用杜甫有代表性的诗作来说明其思想转变的过程。
可以提示学生依照“长安十年”和“流亡”的线索,大致回顾杜甫这一段的生活历程;
然后, 选择传记中提到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作, 如《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兵车行》 《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春望》《石壕吏》,等等,对应传记中相关的记述,了解每一首
诗写作的背景, 把诗中表达的思想内容, 与诗人在特定历史氛围中产生的感受结合起来。 引
导学生体会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
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 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 始终不放弃对生
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这道题的设计是要实现“以杜解杜” 的阅读导向, 即以杜甫的诗作
反观诗人的生活经历。 因此, 关键是让学生在传记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想像力, 反复咀嚼诗
人创作的激情, 这就可能加深对杜甫作为爱国主义诗人的境界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
放开思路,引导学生们探讨“苦难、挫折与人生抱负”以及 “万方多难”如何成就“诗圣”
等问题,这样,就和励志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了。
第二题 :关于《杜甫传》的写作目标,冯至曾经这样要求自己:“还杜甫的本来面目,
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性都要写够,写出分寸。” 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两处具体描写,说说
作者是如何实践他的这种写作要求的。
这道题有些难度。因为这是传记选读的第一课,还来不及较系统地讲解传记的知识,
学生接触这个问题会有些费解。但不一定非要先讲解传记的理论知识,不妨就从课文入手,
结合同学们阅读中的感受与体会, 包括对这种传记文体的第一印象, 来逐步了解和掌握传记
写作的一般要求。 题目中引述的冯至的那句话, 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同时这也是此类传
记写作的一般要求。 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