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彭湃-近现代历史人物.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彭湃-近现代历史人物.docx

上传人:cjl201702 2018/10/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彭湃-近现代历史人物.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推荐理由:
彭湃(-),乳名天泉,原名彭汉育,广东省海丰县城郊桥东社人。出身于一个工商地主家庭。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被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
1921年的一天,一位留学日本衣着考究的青年回到了家乡----广东省海丰县。当目睹食不果腹,终日劳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交不出谷租,百般受辱,而土豪劣绅不劳而获,过着奢侈生活时,青年百感交集。他走入田中,想要和农民交谈,不料大家却躲开了。青年意识到自己的装束和衣衫褴褛的农民格格不入,他忙换上简朴的衣服,以通俗、诚恳的语言与他们交谈,逐渐获得了农民的信任。他就是年仅25岁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彭湃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兄弟分家产后,他立刻召集佃户聚于堂前,亲手烧毁田契,并大声宣布:“日后自耕自食,不必再交谷租。”田契是农民的命根子,烧契是惊天动地的革命事。彭湃以“我即贫民”的坚决态度,与私有制彻底决裂。
留学日本期间,彭湃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同时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腐朽和黑暗。1919 年,国内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在得到消息后,彭湃等人领导在日三千留学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游行,痛打了驻日公使章宗祥,结果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为了保护同学,彭湃被日本军警击伤。万分悲愤的彭湃,啮指蘸血,写下了“毋忘国耻”四个字,寄回家乡。彭湃深刻感受到国家落后,民众遭人欺凌的耻辱和不幸,从而立志改造社会,救国救命。1921 年,彭湃学成归国,在陈炯明的推荐下,出任了海丰县教育局局长一职。此时的彭湃,试图从教育入手,由此实现社会革命。
一、组织成立了海丰第一个青年文体会,发展海丰地区的体育教育
彭湃自幼酷爱体育,在青少年时期,便组织成立了海丰第一个青年文体会,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留日期间,树立了教育救国、体育救国的理想。回国后,利用教育局局长的职务之便,积极发展海丰地区的体育教育,先后组织了一系列颇具规模的运动会,推广新式体育活动,在地方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彭湃认为,强国必须强民,而强民先在于强身。任职期间,他积极倡导学校体育教育,在全县推广新式体育,从而达到强民的目的。
二、积极发展海丰民间武术
广东地区有着悠久的武术传统,在海丰大大小小的武馆有数十家之多。武馆在当地又被称为“拳头馆”,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为了发展海丰的民间武术,彭湃亲自走访了海丰县内的大小武馆,并且和当地知名的武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彭湃曾和海丰县几个知名的拳头馆师傅以拜拳师的方法,与各地拳头馆联系,交朋友、谈拳经、访贫问苦、邀请他们加入农会,以农会的形式开展更大规模的民间武术活动。拳师们都是来自贫苦人家,在见到彭湃后,更是佩服万分。彭湃虽然是留日学生,而且还是教育局局长,但是一点官架子都没有,他一身农民打扮,赢得了穷苦农民的信任。各个拳馆的师傅相互交流经验,共同传授武艺,对于海丰民间武术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三、发展农民军事体育
1923 年农历七月五日,爆发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七五农潮”。彭湃因为农潮事件而遭到通缉,农会活动由此受到巨大的冲击。彭湃深刻地反思了农潮中的经验教训,他意识到,农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