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教育工作简报.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工作简报.doc

上传人:894280529 2018/10/17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工作简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工作简报
第17期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1年6月20日
“山水学村”绽放璀璨文明花
——福建师范大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从西部爱心支教的志愿者到海外汉语教学的“微笑天使”,从“戴着呼吸机援藏的好干部”到“感动福建年度人物”,从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到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闽水之滨、旗山脚下的福建师范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文明之花在山水学村璀璨绽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重要主流媒体纷纷深度报道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一、突出以人为本,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文明学校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成立以党委书记为主任、校长为第一副主任,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委员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注重用科学理论武装师生。紧扣社会热点和教育实际,每周编发2期《思想理论动态》,推动校院中心组成员理论学习常态化。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大讲坛,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人李培林、严书翰等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知名专家来校作辅导报告,帮助师生员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集体备课制度等六个制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思想“同频共振”。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和人才优势,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等研究团体,形成层次清晰、形式灵活的立体式理论学习研究体系,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在福建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学校作为全省唯一高校代表作典型发言。三是大力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建立学校领导、学院领导、优秀专任教师、新任教师、离退休党员、教职工党支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形成全员育人的浓郁氛围,涌现出了以优秀援藏干部张敏和“感动福建年度人物”朱鹤健、周大昱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四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建立辅导员之间,辅导员与学生、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家长、后勤服务单位等七项联动机制,提升学生管理和服务水平。畅通和拓宽学生利益诉求渠道,凡是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规章制度的出台,都召开听证会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制定了学生申诉处理办法,成立了大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有效维护学生的权益;开展学生接待日活动,开辟网络留言中心,开通学生24小时热线电话。
建立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完善工作制度,形成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后干预的“四维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全力构筑学生“心理安全防线”。建立“九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立了20多种奖助学金,两年来,共有81725人次学生获得各类资助,,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同时,积极开展“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励受助学生自信、自强、自立,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