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5/9/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数学综合素质。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持之以恒、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有效性;误区;口算练****计算****惯
近年来,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况愈下,一级不如一级。从十年的实践教学的情况来看,虽然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开发和提高,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有所下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计算能力下降呢?我认为,首先,新课标与传统教材比较,计算降低了要求,带分数、繁分数的计算没了,繁琐的计算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中通分、约分也仅仅限于两位数。其次,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明显降低了。这样长期积淀下来的结果,学生的运算能力也就明显下降了。新课标就计算教学的目标指出:能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出现计算能力下降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看到学生计算能力下降这一现象,也是又心疼又心急。那么,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让学生在数学思维得到开发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灵活使用教材
灵活运用教材,针对学生实际,对教材计算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当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如:新教材中,某些内容不必分得过细,层次太多,不利学生对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例如,多位数的乘法分为一个因数中没有0的、中间有0与末尾有0三种情况;减法分为不退位、一次退位、连续退位。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一般的计算法则,学生就能掌握。再多加练****提高学生运算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课堂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听过一堂以20内的加法计算为教学内容的教研课,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教师在黑板上写了8道题,要求每组派一个人上黑板进行计算比赛。学生们一听是组与组的比赛,上台演算的学生在认真计算,可是台下有学生就没法组织,就在下面吆喝,看热闹,根本没有思考老师提出问题,何谈如何计算。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没能很好地预设和组织,其效果就可想而知。对计算教学,首先应是每个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并留给学生交流计算方法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练****计算练****还要达到一定的量。必要时适当加大运算量,提高运算难度。
三、走出算法多样化的误区
关于计算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这是为了改变以往学生算法“一统化”的局面,突出和尊重学生的学****主体地位,激发他们敢于标新立异的勇气并形成****惯,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一个计算题算法越多越好,将学生都搞糊涂了。我听了一堂
“9+7”的教研课,教师讲了5种方法。课后,一位美术老师对我说,你们的数学课就是这么上的?我听了后,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9+7”了。无独有偶,在一次市级教学比赛中,一个教师也是教“9+7”,讲了10多种方法。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方法吗?有必要掌握这么多方法吗?有些方法严重地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有一个方法数数,教师说从9开始数起,一直数到16。因此,教学中要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