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传统文化之悌.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文化之悌.docx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10/1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文化之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统文化教育之“悌”
弟子规有云:“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说文》:“悌,善兄弟也。”
本义:敬爱兄长,泛指敬重长上。这
几句是说: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
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
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
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
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
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
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弟”道实际上是“孝道”的延
续,因此古人将“孝悌”并称,并作
为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视之
为做人的根本。兄弟交往的关键之一
是“和睦”。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
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
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兄弟姊妹
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几乎
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从小我
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
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
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
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
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
非常重要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了,
老人对自己的子孙后辈就放心了,这
就是子孙对长辈的“孝”了。
兄弟交往的关键之二就是“谦让
轻财”。兄弟姐妹之间很多的纷争都
是由于钱财太多分配不均所引起的。
父母刚刚去世,就为争夺遗产而大打
出手,甚至走向法庭,兄弟反目成仇,
这样的例子有的是。能轻财物,把物
质看得很轻,你有布施的心,把你多
余的财产、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就
可以减少许多怨恨。
兄弟交往的关键之三就是“忍”。
俗语云:“忍一时风平浪静”。我们
来看“忍”字,忍字头上一把刀,忍
得住来是英豪。自古以来,能忍成大
事者,充满青史,忍下胯下之辱的韩
信成就一代名将;三番五次被项羽羞
辱的刘邦赢得天下, 而被诗人评说 “江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的楚霸王,却放不下“心上之刀”而
自刎乌江,给后人留下了多少慨叹与
惋惜。唐朝有一位长寿老人叫张公艺,
史书上说:寿百龄而九世同居。当朝
皇帝请教他治家秘诀,老人写了一幅
“百忍图”以进呈。这其中和为贵、
忍为先的传统思想更是涵盖古今。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千差万别的。
从个人体验来说,无论生活中,还是
工作中,我们都会碰到很多头痛的人
际关系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言语不
和,很容易使矛盾升级,最后到不可
调和的地步。如果我们能够坦诚详谈,
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而不是先考
虑到自己的感受,急火攻心,说出或
者做出让自己事后后悔的事情来,大
事就会化小,小事就会化了。这对己
对人都是有好处的。
《三字经》也曾提到“首孝弟,
次见闻”,这里可以看到,即使古人
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但孝悌仍然比读书重要。古人尚且如
此,难道我们今人还比不上古人吗?
《孝经》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
莫善于悌”。教导人如何关怀他人,
没有比教孝更有效果的;教导人有节
有度,懂得尊敬他人,没有比教悌更
好的方法。所以“悌”还包含一个礼
节的教诲,孔夫子也说“不学礼,无
以立”,没有礼貌很可能在人群当中
无法立足。只要你走出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