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共晋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0年12月24日 08:07 来源:太行日报
(2010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晋城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晋城在新起点上谋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实现再造一个新晋城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努力开创晋城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放思想与破解难题、外部环境与自身优势、政策措施与市场需求、城市定位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抓机遇、促转型、谋跨越,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对照省政府的综合考评体系,晋城发展水平和发展指数均处在全省前列。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强化,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和城乡一体化“双轮驱动”战略,特色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晋城应对各种挑战、谋求转型发展的五年,是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争创发展新优势的五年,是晋城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
“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坚持突出转型发展主题,努力营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争先发展的浓厚氛围;得益于科学提出拓展转型内涵,提升转型品质,用创新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放大发展优势的正确举措;得益于用改革创新精神,通过城市建设支撑大发展的准确定位;得益于不断改进作风,强化各项保障,狠抓工作落实的政务环境。“十一五”尤其是近两年来转型发展的丰富实践,为推进“十二五”全面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十二五”面临的发展形势。展望“十二五”,晋城站在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起点,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并将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务院将山西省列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机遇,有利于晋城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晋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环境全面改善,参与区域合作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多年来的持续投入,城市功能品位明显提升,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上下创先争优、奋力赶超,形成了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压力: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经济过度依赖煤炭,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既迫切需要上规模,更亟待大力调结构。二是绿色增长的压力。国家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区域竞争的压力。近年来,省内各市和周边省市都在抢抓机遇,竞相发展,且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对我市形成“不进或慢进就是倒退”的压力。四是社会矛盾凸显的压力。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速,我市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大等问题都比较突出,民生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综观全局,“十二五”时期,我市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政治保障,只要因势利导、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把经济社会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对此,全市上下既要大力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又要增强加快发展、争先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3)“十二五”时期我市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突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不断增强产业集聚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建设全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