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万里长城龙泉关.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万里长城龙泉关.docx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10/20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万里长城龙泉关.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万里长城龙泉关
龙泉关, 千年古镇, 隋唐之前就是一条繁盛的香火要道。 龙泉关可谓前世阜
平中最重要的一笔历史人文, 她与古北岳顶峰的神仙 历史文化中的两座矿藏。
隋唐之际, 随着五台山的兴起和繁荣, 龙泉关既为当时僧众信徒朝拜五台山
香火古道上最为重要的贸易古镇。 这在敦煌莫高窟 61 窟,《五台山图》 中的壁画
中得以体现, 这幅壁画上河北道镇洲即今天正定到五台山的地名排列, 其中龙泉
之店(一些文献记载为龙口之店) (或龙泉之点),即为今天的龙泉关,其上有石
咀之店,其下有柳林之店、灵口之店,其灵口极有可能为今天的行唐口头,而石
咀之店已到山西五台山境内。
五台佛教受文殊宗的影响, 僧众、 信徒虔诚朝圣的路上, 当身处河北大平原
时,无论从道镇而来或为沧州渔上而来, 川向五台朝圣者, 前世阜平之龙泉之点,
可谓必经之路。 在那条逶迤奔腾的信仰路上, 一种最本源的文化传达, 让大唐前
后的信众,穿越前世阜平,在西区的山地见,在崎岖的信仰路上,怀着对大清亮
的愿缘,一步步踏上太行高原,膜拜佛在我心中的高度。
据考证,龙泉关今存 108 座庙宇或为五台寺庙 108 台阶之印证。 今日之龙泉
关古镇,在昔日即为冀晋咽喉要道,重要关口,旧为“太行八险”之一,与唐县
倒马关、易县紫荆关、并称“三关” 。
龙泉关设为上下两关,两关相距 20 华里,龙泉关上关(即龙泉关镇村) ,建
于明永乐年间( 1403—1424 年),嘉靖 25 年( 1546 年)改筑关城,规模仅次于
紫荆光。关城呈南北向,总长 1000 余米,关城城墙原周长 ,呈方形,分
为内外二城,外城设东西 。内城东西各筑有瓮城,东瓮城门向东开,西翁城门
向西开。关城南北两侧原有翼墙向山上延伸。南北山上各筑有一座石砌烽火台。
清服治十一年,设驻守参将。康熙 32 年( 1694 年)设游击;乾隆 18 年( 1753
年)设守备。现在龙泉关南山上的古营盘(军营)遗址尚存。
龙泉关古长城——长城岭

龙泉关境内长城属明长城一支, 其由山西灵丘县下关村入境至吴王口村分两
线,西线由长城岭进灵寿李家村后入平山县界。东线,以段庄、七里沟寿村入山
至灵丘谢子坪村。这段长城为万历元年( 1569 年)至四年( 1573 年)修建。长
城城下部以条石为基, 砌砖而成, 石灰凝固, 墙内装土石。 城墙上有敌楼、 站台、
烽火台, 现黑崖沟四方塔即为敌楼一座, 长城就山势高低与险坦决定其高度。 大
部分地段以山为险, 旧《阜平县制》(同治十三版) 云: 城西几十里亦五台孙枝,
古长城台基尚存, 上有边墙, 西楼五里, 崇山叠嶂, 奔电屯云, 燕吾 入之冲地。”
如今此段长城多处坍塌, 有的地方只显根基。 远眺宛如五龙一般横卧山峦, 气势
宏伟壮观。 明代江西庐山五乳峰僧德清在赴五台路上, 见关隘形势风光, 其荒凉
幽静,加之长途跋涉艰苦即作诗一首《龙泉关》 ,概括当时长城脚下风光时运。
策杖烟霞外,重关虎豹林。
路当崎曲险,山入塞垣深,
惨淡黄云色,萧条落日阴。
边笳如怨客,鸣呜岭头吟。
龙泉关镇龙宿庵挂甲树马刨泉
1633 年农历八月初四明大游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夜宿龙泉关,第二天登
长城岭,他在游记中写道: (在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