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一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体系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二是“为人民服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和精神动力。三是推翻“三座大山”、最终建立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题。四是集中体现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纲领。五是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得到广泛深入传播。二是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三是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四是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断和战略任务。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科学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2006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褒荣贬耻、我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开始深入探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