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史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史学.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2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史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章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直到有了文字,历史记载方成为可能。甲骨文和金文 ,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用以记载历史的文字。这些记载已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完整历史记载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因而可以被看作历史记载的萌芽。负责记载的史官,则担当起草公文、 记录时事、保管文书之责,也担任一些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可以说是最早的史家。《 尚书 》 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都是殷、周王朝的大事。《 诗经 》 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 包含风、 稚、颂三个部分。 其中 《 大雅 》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 《 春秋 》 一书。 《 春秋 》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国时代, 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大的发展, 最有代表性的是 《 左传 》 、 《 国语 》 、《 战国策 》 。秦汉时期则是中国史学成长时期。 这一时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继代史的出现。《 史记 》 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概括了 3 000 年历史,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史记 》 的“成一家之言”标志着史学已卓然成为一家。班固撰 《 汉书 》 ,断代为史,由此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荀悦的 《 汉记 》 又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 《 别录 》 、 《 七略 》 ,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魏晋南北朝时期, 史学得到初步发展, 私家修史之风盛行, 就史学门类言, 除纪传、 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显示出史学多途发展的盎然生机。三、古代史学的发展与完善隋唐五代时期, 统治阶级重视修史, 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二十四部正史有八部成书于唐初,便是一个例证当然,设馆修史表明皇家对修史的垄断,私修之风受到抑制。总结性著作的出现,是此期史学发展的又一个特点。刘知几的 《 史通 》 、杜佑的 《 通典 》 为史学开辟了新路。宋元时代,尤其是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在通史撰述、当代史撰述和历史文献学方面都有巨大成就,在民族史、域外史、学术史和史学批评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这一时期,史体广泛,应有尽有。司马光《 资治通鉴 》 是编年体通史。袁枢新创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 。还有郑樵的《 通志 》 、 马瑞临 的《 文献通考 》 。方志在两宋特别是南宋大量涌现。金石学是宋代学者开辟的新园地。官修实录、国史、 会要等书,皆较前代为详。明代史学同此前不同的是方志撰述的兴盛和稗史的空前增多, 经济史撰述的繁富, 以及史学的通俗化和历史教育的广泛展开,显示出明代史学进一步走向社会深层的趋势和特点。清代学风, 以考据为盛, 乾嘉时期是其黄金时代。 乾嘉学者对中国有史以来的全部学术文化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清理与总结,反映在史学方面,著述甚丰,学者如林。清代官修的正史是 《 明史 》 共 332 卷,由张廷玉等人撰写。清代的编年史有《续资治通鉴 》 220 卷,由毕沅主编。它是宋、元两代的编年史,历时 2O 年编成。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的 《 明儒学案 》 ,开拓了新史学的格局,主张学必本源于经而证明于史。黄宗羲、全祖望共同完成的《宋元学案 》 ,成为研究宋元学